《认识长度单位 厘米》说课稿
二年级数学:王春红
一、说教材。
我授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三册第一单元中的《认识厘米》蚁带入课堂,根据它在桌子上到底爬了多远,,让学生亲自体验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增强学生的直接经历,同时也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和探究的兴趣。(精品文档请下载)
2、动手操作。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七、八岁的儿童好奇,好动,有较强的求知欲,但注意力不能持久。根据学生的这一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结合教学内容,恰当设置操作的过程,加大操作的力度,把学生真正推到主人翁的位置。(精品文档请下载)
四、说教具学具
根据学生认识特点,本节课采用实物学具米尺、20厘米长的直尺、图钉、小正方体等,引导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建立1厘米的表象并进展测量。(精品文档请下载)
五、说教学过程
根据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充分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让学生运用观察、操作、讨论等多种方法学习新知,创设一种宽松、和谐、活泼的教学环境,促进学生认知的开展。详细的教学程序安排如下:(精品文档请下载)
一、创设情景,诱发兴趣。(用时3分钟)
老师激趣:“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小伙伴,它也非常爱学习,有一天,它就沿着我们的一条课桌边爬了一次。”课件出示小蚂蚁在课桌上爬行,并替小蚂蚁提问:“小蚂蚁给同学们留下两个问题:它爬的是哪条课桌边?它爬的这条课桌边实际有多长?你有没有方法给它量一量?"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去量,但答案不一。学生感到疑惑之时,引出“课题:认识厘米”。(精品文档请下载)
二、自主参和,探究新知。(用时1 6分钟)
新课教学,我分两大块进展。
第一块:感知1厘米。分4部教学。
(1)认识尺子.
多媒体显示一把放大的直尺,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尺子的共同点,认识长短不同的竖线-—刻度线,和不同的数,厘米(CM),使学生对尺的认识更深化。(精品文档请下载)
(2)认识1厘米。
让学生理解从0刻度到1刻度之间的长度就是1厘米,,尺子上从哪里到哪里也是1厘米?学生答复时电脑显示这些线段。(精品文档请下载)
(3)建立1厘米的表象。
先让学生用手比画1厘米,,学生列举。这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对1厘米的实际长度留下更深化的印象。(精品文档请下载)
(4)认识几厘米
让学生知道2厘米、4厘米有多长呢?学生拿尺介绍两者的长度,同时介绍认的方法。浸透量长度的方法。
第二块:.
(1)量小棒长度,掌握测量方法.
我让学生独立测量,再全班讨论,互相启发,尝试得出如何测量物体的长度,然后用多媒体验证量的过程。在初步测量的根底上,在让学生当小评委:(精品文档请下载)
[这样既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参和,使每个学生都有充分表现的时机,又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培养了学生的协作精神。](2)矫正测量方法.(精品文档请
认识长度单位厘米说课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