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幼儿良好倾听习惯培养良好的倾听习惯是幼儿入小学后有效学习的保证。但是, 目前大多数幼儿园的孩子在这方面的习惯上还没养成, 表现出: 有插话的, 有自己回答完问题就不听别人的意见或建议的, 有的还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没有听老师或同伴讲等等。这些现象势必会影响他们的注意力, 没有好的倾习惯会影响幼儿今后的学习态度和质量。所以, 从小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是培养幼儿良好学习态度的重要一环。良好的倾听习惯的习得将为为幼儿一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一、学习活动中,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在众多的良好学习习惯中, 认真倾听是一个重要方面, 它也是与人交往中体现出一个人良好修养的一个标志。幼儿在活动中能认真倾听, 倾听老师的讲话, 倾听同伴的发言, 才能积极地有意义地参与活动, 开启思维的火花, 获取知识, 培养能力, 才能保证活动有效地进行, 做到活跃而不失有序。 1 、优化教育活动作为幼儿, 他们渴求老师的爱和关注, 想使自己成为老师心目中的好孩子, 作为教师我努力以朋友的身份和幼儿交流, 用亲切的眼神、细微的动作, 和蔼的态度、热情的赞语来缩短师生心灵间的差距。善于发现每个幼儿的闪光点。当孩子们认真倾听, 用心思考, 回答或提出各种问题时, 我就用真诚的话语鼓励他们, 亲亲他们的小脸, 摸摸他们的小手。在组织教育活动时我非常注意利用赋予变化的、生动直观的动态教具如: 幻灯、录像、课件、木偶等。例如故事《小羊和狼》我利用课件和木偶, 边讲解, 边表演, 将小样的可怜、伤感、委屈、愤恨, 狼的凶狠、狠毒、狡猾、, 以及小动物们的团结互助、聪明能干表现的淋漓尽致。如此便使幼儿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使幼儿全神贯注的投入进去,既较好的理解了故事内容,又达到了发展幼儿注意倾听的能力。 2 、运用小组方式,引导幼儿探究、学习和倾听。大班幼儿喜欢合作, 在合作中他们学习交流, 合作营造了一个和谐的活动氛围, 为幼儿提供了主动参与的机会, 每位幼儿都有平等的机会在各自的小组中操作活动, 变原来的填鸭式为积极的参与者。幼儿们在小组中自由发言, 全体幼儿都获得了更多的自我表现和认识的机会, 思维真正活跃起来, 幼儿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 亲身经历学习的过程, 不但可以充分展示每个人的才能, 使不同层次的幼儿获得不同程度的成功愉悦感, 而且能使幼儿的注意力集中而持久。例如: 在小组活动教幼儿认识音阶时,我先让幼儿听故事: “一天一只顽皮的小猴子在森林里发现了一座漂亮的楼房,楼房里有一个奇妙的楼梯,这楼梯每上一级就会发出一种美妙的声音---”我满腔热情的问:“小朋友想不想认识这些声音? ”幼儿异口同声的回答“想”。如此就诱发了幼儿兴趣和注意, 在小组活动中为幼儿的学习和认真倾听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生活活动中,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 1 、提出有一定难度的任务在完成任务中培养幼儿的倾听习惯为幼儿提出有一定困难的倾听任务, 并不是给幼儿提出的目标越高越好, 而是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 是他们经过努力能够记住的问题。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站着够不着, 踮起脚来够的着”的任务。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我们都有意识的要求幼儿去倾听,如:讲故事时,我会说“老师不一定讲到哪里停下,请小朋友告诉我刚才我讲的最后一句话是什么,请小朋友要认真的倾听。”在游戏时我也会经常的问孩子们刚才活动中小朋友们或老师
幼儿园大班幼儿良好倾听习惯培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