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七年级语文下册(2016)《课外古诗词诵读》课件 (共32张).ppt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3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诗词课题总览
竹里馆(王维)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逢入京使(岑参)
晚春(韩愈)
第一页,共37页。
竹里馆
王 维
第二页,共37页。
作者简介
王维(701—760),字摩诘,太原祁州人,唐代杰出诗人、画家。、长于斯的故乡,作为祖国的一部分,它的形象尤其难以忘怀。诗歌写的是闻笛,但它的意义不限于描写音乐,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这才是它感人的地方。
第十九页,共37页。
理解默写:
1.《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渲染笛声仿佛无处不在、无处不闻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表达诗人对家乡的依恋和思乡之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散入春风满洛城
谁家玉笛暗飞声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第二十页,共37页。
逢入京使
岑 参
第二十一页,共37页。
作者简介
岑参(约715—769),河南南阳人,唐代著名边塞诗人。擅长七言歌行,作品风格气势豪迈,情辞慷慨,语言变化自如。其诗与高适齐名,并称“高岑”。代表作品有《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逢入京使》等。
第二十二页,共37页。
诗句解读
逢入京使
岑 参
故 园 东 望 路 漫 漫, 双 袖 龙 钟 泪 不 干。 马 上 相 逢 无 纸 笔, 凭 君 传 语 报 平 安。
回京城长安的使者。
泪流纵横的样子。
指长安和自己在长安的家园。
路途遥远的样子。
请求,烦劳。
捎口信。
第二十三页,共37页。
【句解】
离开长安已好多天了,回头东望,只觉长路漫漫,尘烟蔽天。
思念远方的亲人,禁不住泪水潸然而下,擦拭的双袖全都湿透了。
骑在马上与回京办事的驿使相遇,一时没有纸笔,无法写信。
托您给家中捎个口信,就说我一切安好。
第二十四页,共37页。
主旨归纳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远涉边塞,逢回京使者,托带平安口信安慰家人的典型场面,表达了浓烈的思乡之情,同时又蕴含着渴望功名之情。
第二十五页,共37页。
重点赏析
本诗的前两句说:东望我的故乡,道路遥远望不到头,两袖都被泪水沾湿了。诗人已离开长安好多天了,长路漫漫,思念亲人、故园的心情也越来越强烈。“龙钟”、“泪不干”形象地描绘了诗人无限眷念的深情神态。诗的后两句正面写相逢的场景:走马相逢,没有纸笔,顾不上写信了,就请您给我捎个口信回家报平安吧。这两句完全是行者匆匆的口气。
第二十六页,共37页。
岑参此行是抱着“功名只向马上取”的雄心,此时,心情是复杂的。诗句既表达了他对帝京、故园相思眷恋的柔情,也表现了诗人开阔豪迈的胸襟,韵味淳厚隽永。
这首诗不假雕琢,脱口而成,感情真挚,在平易中显出丰富的诗韵,深入人心、脍炙人口。
第二十七页,共37页。
理解默写:
《逢入京使》一诗中,写诗人由于行色匆匆,只好用捎口信方式表达怀亲之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逢入京使》中运用夸张手法传达惜别深情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
故园东望路漫漫
双袖龙钟泪不干
第二十八页,共37页。
晚春
韩 愈
第二十九页,共37页。
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唐宋八大家之首。作品收在《昌黎先生集》里。
第三十页,共37页。
诗句解读
晚春
韩 愈
草 树 知 春 不 久 归, 百 般 红 紫 斗 芳 菲。 杨 花 榆 荚 无 才 思, 惟 解 漫 天 作 雪 飞。
指柳絮。
将结束。
才气、才华。
知道。
第三十一页,共37页。
【句解】
花草树木知道春天即将归去,
都想留住春天的脚步,纷纷争奇斗艳。
就连那没有美丽颜色的杨花和榆钱也不甘寂寞,
随风起舞,化作漫天飞雪。
第三十二页,共37页。
主旨归纳
诗人通过“草木”有“知”、惜春争艳的场景描写,反映了自己对春天大好风光的珍惜之情。
第三十三页,共37页。
重点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暮春景色的七绝。诗人不写百花稀落、暮春凋零,却写草木留春而呈万紫千红的动人情景:花草树木探得春将归去的消息,便各自施展出浑身解数,吐艳争芳

七年级语文下册(2016)《课外古诗词诵读》课件 (共32张)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