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书育人,以德为先.doc教书育人,以德为先教书育人,以德为先。中职学校作为培养社会技能型劳动者的主阵地, 学生毕业后要走向工作岗位、走向社会, 不仅要具有良好的技能素质、健康的体魄, 更应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 这样才能适应社会和企业对人才的需要。德育工作是中职学校的重要任务之一。一、中职学校德育缺失的表现当前,中职学校学生德育缺失主要表现在: 1. 读书学习的风气明显淡化。一些学生无故旷课, 出入自由; 随时光临网吧,打网络游戏,上网聊天;谈情说爱,课堂哄闹,对棋牌、言情、武打迷恋至深, 厌学情绪严重。他们大部分抱有读书没用的想法, 对老师布置的作业置之不理,甚至有学生逃课旷课长达数周。 2. 法纪观念和社会公德趋于淡薄。一些学生的极端个人主义思想明显抬头, 打架斗殴, 动辄抽刀; 拉帮结派, 成立团伙; 语言粗鲁, 胁迫恐吓; 贪玩赌博, 屡禁不止; 为了个人利益情愿损害他人或集体的利益, 不爱护公物和公共卫生。 3. 日常行为消极, 思想表现错位。有些学生在对待个人与环境等关系上“唯我”,他们“一切向钱看”,“伸手要钱,出门讲价”,不尊重他人, 缺乏同情心、礼让心、孝敬心。在对待正面事物上存在抵触心态, 不屑追求知识,嘲讽打击好人好事。上述现状原因是多方面的, 诸如社会风气的影响、家庭对孩子的溺爱、父母外出打工缺乏家庭管教、影视音像制品及网络文化的影响等, 应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和思考, 无论是学校、家庭还是整个社会都有责任关心他们的健康成长。二、加强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德育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项战略任务, 居于重要的地位, 起重要的作用。德育是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特征, 是现代化教育的重要目标, 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它对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起导向作用, 对思想情感起动力作用,对操作行为起保证作用。我们必须认识到, 德育不是眼前的权宜之计, 而是终生的大事。教育是系统工程, 德育也是一项社会性的系统工程, 今天的教育要为学生今后几十年负责,要为学生终生做人的思想品德素质而奠基。三、如何加强中职学校德育教育德育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 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及学生本人的密切配合, 涉及到学校、家庭及社会教育的各个环节。在教育过程中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特殊性与普遍性相结合的原则,做到有的放矢。 1. 正确认识德育和智育之间的关系。教育者应坚持“育人为本, 德育为首, 教学为主, 全面发展”的思想。学校在抓好智育、抓好教学质量的同时,不能忽视德育教育,必须克服智育一手硬、德育一手软的状况,走出智育与德育对立的误区, 摆脱应试教育思想的束缚, 树立素质教育的观念, 强化“以德育人是大根本”的意识。正如德国教育学家赫尔巴特指出: “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 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 道德教育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手段的目的。” 2. 营造德育教育氛围,优化育人环境。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要在学生中开展德育教育活动,根据中职学生的年龄特点从不同角度营造氛围, 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可通过现实生活中生动的事例去感染学生, 激发学生争论, 引发学生产生内心震动; 充分挖掘和利用与传统美德相关的典故、故事等, 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 让学生耳濡目染,最终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 注重性格塑造, 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有研究表明, 在青少年阶段, 学生的
教书育人,以德为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