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昆山巴城宣卷及其曲调研究.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昆山巴城宣卷及其曲调研究.doc昆山巴城宣卷及其曲调研究【内容摘要】宣卷属地方曲艺一种。巴城宣卷调主要有《南方调》《四季调》《长沙调》《短调》等, 根据演出的形式不同演唱不同的调, 有时也根据主人家的意思进行演唱。文章通过对巴城宣卷的研究以期能够唤起更多人对这门曲艺的关注和重视。【关键词】巴城宣卷曲艺传承宣卷属地方曲艺一种,它最早开始为一人唱,伴奏乐器仅为木鱼,多演唱“古老调”, 被世人称为“木鱼宣卷”, 现在已经少有了。后发展成为 1 人主唱, 2至3 人应和, 6至8 人或多人伴奏,或者与乐队合作的形式, 被称为“丝弦宣卷”。通过说、噱、弹、唱的方式表演。“古老宣卷”由于只有一个人唱,略显单调,所以现在多演唱“文明宣卷”。巴城宣卷调主要有《南方调》《四季调》《长沙调》《短调》等。其中, 巴城的《长沙调》是其他地方所没有的,节奏明显很有力。一、研究巴城宣卷曲调的意义和目的本文对巴城宣卷历史文化渊源、生存现状进行考察, 并进一步对巴城宣卷曲调进行了研究, 以期引起学界的重视, 进而保护和传承这一民间音乐文化。加强巴城宣卷的研究, 目的还在于抛砖引玉, 唤起人们对宣卷这块民间曲艺瑰宝的更多关注。二、昆山巴城宣卷的渊源当代中国研究宣卷的权威专家车锡伦认为:“宝卷产生于宋元时期。”①但是中国最早研究宣卷的近代学者“古史辩派”的发起人顾颉刚在《歌谣周刊》上撰文指出:“宝卷的起源甚古”。②继顾颉刚之后, 对宣卷研究最有影响的是近代另一位学者郑振铎, 1938 年,他在《中国俗文学史》中认为:“宣卷源于佛教”,“所讲唱的,也以因果报应及佛道的故事为主”。③巴城宣卷其实就是运用昆山巴城方言的宣讲宝卷, 是一种古老的文学艺术形式,巴城宣卷调有三四种,如《南方调》《四季调》等,根据演出的形式不同演唱不同的调, 有时也根据主人家的意思演唱。这些曲调大多清脆爽朗、缓急得当、声调平和。宣卷调简明流畅,易于上口。演唱时, 艺人可翻阅卷本, 照本宣科, 无需记诵背读之劳。巴城宣卷在汲取吴歌的养料中不断完善, 巴城宣卷采用吴歌的白描手法, 形成了特殊的文化形态。它通过简短的唱词, 描绘出典型环境和人物形象的生动形态。宣卷艺人大多是农民,半艺半耕,其中不少还是当地的山歌手。三、昆山巴城宣卷的类型宣卷脚本基本分为两种: 大卷和小卷。按照其内容与形式, 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1. 祝祷法事宝卷; 2. 宣教劝善宝卷; 3. 神道故事宝卷; ――这是极有特色的一类宝卷; 5. 戏曲、说唱和民间故事宝卷; 6. 小卷――这类宝卷篇幅短小, 且多唱词, 其来源有传统的民歌俗曲。四、昆山巴城宣卷的仪式及脚本(一)巴城宣卷的仪式“宣卷”仪式大体分为两种: 1. 白事, 一般称为丧事。 2. 喜事, 一般是在祝寿、庙会的时候演唱。“宣卷”还有其他称呼, 在巴城也称“讲经”“念佛”。宣卷人参与最多的仪式是民众家庭中的民俗信仰活动。在巴城, 女孩年满 13岁, 男孩年满 10 岁时也要请宣卷人举行一个仪式, 表示他们已经成年,也可以称为“成人仪式”。民家请宣卷人来“做会”宣卷(也称“讲经”)。宣唱一般有以下步骤: 1. 点卷一般在晚饭后正式入场宣卷。先让观众“点卷”。有时也根据场合, 由宣卷先生自己选择拿手的宝卷演唱。 2. 开宣仪式“开宣仪式”是宣卷的“三宝科仪”。第一步为“请佛”,请佛时,宣卷艺人先点香, 做

昆山巴城宣卷及其曲调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uxwivg046
  • 文件大小30 KB
  • 时间2016-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