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课题:5、古诗词三首
《牧童》
《舟过安仁》
《清平乐。村居》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7个生字,正确、流利朗读、背诵古单个比,小组比,男女生比。(老师适当点拨抑扬顿挫)
3.伴乐,全班一起诵读全诗。
(牧童)
(六)板书设计:悠闲自在—-—怡然而乐)
(七)作业布置:抄写一遍古诗,默写一遍。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2.理解诗句的意思.
3.想象诗中所描绘的情景。
4.用画的方式自由表达所想象的诗冲情景。
教学难点:
以读解意,以画悟情。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首写儿童的诗,,前一首《牧童》只写了一个小孩子,而这首诗中写了两个非常顽皮的小孩子。你们想知道他们怎样顽皮吗?想,那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杨万里写的《舟过安仁》(板书课题)
(二)自读感知,理解诗句
1.自由朗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读正确这首诗。
(注意强调读准字音:篙、棹)
2.小组赛读,看谁把这首诗读得最准,最流利.
3.自读理解,借助课后注释或结合插图理解诗句意思,划出不理解的词语、句子。
4.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已读懂的诗句、解决不理解的问题.(老师巡回指导)
篙:撑船用的竹竿或者木杆。
棹:船桨。
怪生:怪不得。
遮头:为头部遮挡住风雨。
使风:借助风的力量.
5.汇报交流,小组指派代表交流,疏通整首诗的意思。
(一只小渔船里坐着两个小孩子,他们收起了划船用的篙和桨,而撑开了一把伞。难怪他们会在没有下雨的时候打伞,原来是想借助风的力量来驶船。)
(三)再读感悟,以画悟情
1.自由读诗,边读边在脑海中想象诗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小组内交流,互相说说你所想象的画面。
3.请学生描绘画面,引导学生把想象的画面说详细、说生动。
4.请学生用彩色笔把想象的画面画出来,再把想对两个顽皮的孩子说的话写在下面。
(诗中两个孩子的顽皮举动,肯定会让学生有话想说,把这些话写下来,老师加以点拨就是思想感情)
5.汇报展示:用投影仪展示部分学生的画,并让学生加以讲解。
(以伞借风力让船行驶,肯定是行不通的,但这种举动却反映了两个孩子的聪明和顽皮,同时诗人对两个顽皮孩子的喜欢和赞赏。)
(四)感情朗读,背诵古诗
1.感情朗读,带着顽皮、喜欢的情感自由朗读古诗。
2.通过赛读、评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读好这首诗。
3.诵读古诗。
(五)拓展活动
你还知道哪些描写儿童的诗,请读给大家听听.
(六)板书设计:无雨张伞—--使风
(七)作业布置:理解第三四句诗的意思。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借助朗读、想象、表演感悟词中田园生活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3、理解这首词的意思,想象这首词所描绘的情景,并在说的根底上写下来。
重点难点:
1、给画配文感悟词中田园生活的意境。
2、给词配乐吟诵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原型启发, 感知词文.
5、古诗词三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