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与修行 1. 修行的心态要注意什么? 答: 修行不是找麻烦, 而是要提升自己, 我要帮助别人, 所以就要不断的进步, 要有这样的心态。我记得刚开始出来上班的时候, 有一位总经理跟我说:「我已经在这个行业二十五年了,做到总经理。」我当时心想:「可怜! 做二十五年还做成这样, 公司快要倒了, 总经理挂好听的, 业绩也没有, 还叫我向你学习, 这下子很累了。」我常说: 「打乒乓球也要找一个很会打的, 不然捡球就捡到翻脸。」要比你会打的,你才会进步,人往高处爬,我们为什么要学佛?佛是圆满的, 有大智慧、大慈悲、大雄大力,所以我们的人格发展、智慧、威仪、福报、影响众生的能力、事业, 都要广大。如果你开公司失败, 那出家的事业会圆满吗?这一点很特殊的,有些人盖佛寺盖到零零散散, 还欠人家钱, 或是钱被人家骗走了; 有些人佛寺盖的很庄严; 有些不但盖了庄严,还能够引导很多众生学佛。 2. 在众多的经典当中,初学者要从哪一部经典着手? 答: 我的建议是这样, 先找一部释迦牟尼佛传, 看一下佛陀整个生命的过程。再从初期比较浅一点的,像《八大人觉经》、《地藏菩萨本愿经》, 甚至《十善业道经》, 尤其是因果轮回的相关经典, 先从因果入手。慢慢的再要看一些空性的书, 研究一下《心经》、《金刚经》。但是像我师父就常常交代,《普门品》一定要念,因为《普门品》可以增长我们的慈悲心, 又有观世音菩萨的护念。大乘佛教就是这几部经,《地藏经》、《药师经》、《普门品》、《金刚经》、《心经》、《地藏经》,可以深入的了解修学,大概是如此。 3. 居士学佛要如何深入经藏? 答: 我们印经协会有印了很多经典, 基本上可以从《地藏经》、《药师经》、《普门品》、《金刚经》开始深入, 深入了解后, 还需要多看一些佛教基本知识。 4. 学佛的人如何开智慧? 答: 佛教有一个修学的次第, 就是闻、思、修、证。起先多听闻佛法, 闻法后思惟法的义理, 透彻的知道法义了, 再进一步认真的修行观照, 而证得法性不生不灭。印顺导师在《成佛之道》中说:「由闻知诸法, 由闻遮众恶, 由闻断无义, 由闻得涅盘。」听闻正法简略的说有四种功德:一、因为听闻正法而知道什么是善法、恶法、有烦恼的染污法、没有烦恼的清净法等等, 可以依着所听闻的内容来修学;二、由于听闻正法,知道作坏事有什么恶报,把恶心停下来,从此不再作坏事; 三、由于听闻正法, 对自己、对他人没有意义的语言、行为, 不会再去做;四、由于听闻正法, 依法修行, 能够证得寂灭涅盘。所以要开发智慧,首先还是在于多多听闻佛法,了解佛法以后,真实的修行, 慢慢就会开智慧了。 5. 身为佛弟子必须做什么功课? 答: 要做心灵的功课, 你要做早晚课, 帮助自己安定下来, 安住在圆满的菩提心上, 如果平常有固定的功课, 就按照你的功课做; 如果没有, 课诵本的内容编的非常好, 可以按照传统的课诵本做。假如自己不会做早晚课, 礼拜六、礼拜天到佛寺住, 跟着佛寺做早晚课, 学习久一点就会了。 6. 在家人如何修行、如何作功课? 答:在家人首先要守三皈依,对三宝要有信心;进一步要守五戒;以五戒作基础, 凡遇到六斋日有空就去授八关斋戒; 平时修慈悲喜舍四无量心, 了解八正道的意义并去实践, 有了了解之后, 再进一步学习大乘经典, 找时间参加佛寺早课、晚课, 做世间的种种善事。修行的方式一步一步学习,但是在家人修行,最重要的是要亲近善知识,依止正知正见的道场参加共修。作功课是我们要订出时间, 按照道场或法师所讲的功课,背经典、念佛,日常生活尽量控制自己的心念,尽量帮助众生。 7. 师父说要闻、要广修、要一门深入,请问如何修观音法门? 答: 观音法门, 就是慈悲法门的意思, 慈悲心是佛法的基础, 我们修观音法门, 那什么叫观音呢?就是以慈悲心, 永恒的观视众生的苦难, 名为观音法门。所以观音法门就是救苦救难不分别, 不是每天读《普门品》叫观音法门,读《普门品》是帮助我们修行观音法门。一门深入, 不是说只念一尊佛, 或持哪一本经, 一门深入讲的是心门, 内心里面保持清净、慈悲, 内心里面不离开菩提心, 名为一门深入。像这两天有放生、灌顶、八关斋戒的修持, 难道这些法门不一样吗?有人说:「我是念阿弥陀佛的, 不要灌顶!」其实灌顶也好, 听闻佛法也好, 都是要帮助我们修慈悲心的, 像仁波切传给各位这个愤怒三本尊, 也是慈悲的。如果你去水边, 有时候会被小龙卡到, 让你生病有障碍, 那个时候就要请大鹏金翅鸟加持,大鹏金翅鸟叫什么?叫噶鲁达。如果是人道的问题,就要请马头冥王加持,班札左达。如果是属于鬼、魔难, 就要请大势至菩萨化身的金刚手菩萨加持。这三位都化成愤怒相, 来降伏这些魔难、障碍, 帮助别人也帮助自己, 那这个就是慈悲心, 也是念佛老实修行, 为了利益众生, 我们
学佛与修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