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常识对联基础知识----- 主讲:霜魂各位群友好!首先感谢众群友的抬举,让我主持对联研讨。其次,这里只是我个人的一些感受而已, 不是权威。在讲座的过程中, 各位群友可随时提问, 如果我回答不了的, 我会去查一些资料, 再和大家探讨,与本主题无关的内容和有争议的内容,留待讨论结束后进行,即使我的意见与大家的想法相左,也留待讨论结束后再进行。还有,所有人所用的字号小于 15号, 颜色用冷色, 发图只发默认图( 表情图)。第一节、什么是对联对联由两句话或两段话组成。横写时, 上联在上, 下联在下; 竖写及悬挂、张贴时,上联居右,下联居左。多分句组成的两段话中, 每一分句的尾字称为“句脚”, 最后一个分句的尾字称为“联脚”。每边只有一句的对联,尾字一般称为联脚。对联可以不加标点符号, 加标点符号时, 如单边只有一句, 则上联标逗号, 下联标句号; 多分句时, 上联联脚通常标分号。由一个作者创作的上下联称为“成联”或“自撰联”, 或称为“自对联”。两个人或者两人以上共同创作时, 先写成的一句称为“出句”, 后写成的一句称为“对句”。出句可以是上联,也可以是下联。对联的五个要素: 字数相等, 内容相关, 词性相当, 平仄相对(谐), 逻辑相通。两句为对联,四句为绝,八句为律,十句及以上为排(赋)。一、字数相等“字数相等”包含三层意思:上下联相对应的词组字数相等;上下联每个分句的字数相等;上联总字数和下联总字数相等。例: 上联:春来眼际下联:喜上眉梢(相对应的字、词字数相等) 病例: 上联:春来眼际下联:风光无限(“风光”和“春”虽然都是联句中的主语,但是字数不同, 在对联中是不允许的。) 多分句例: 上联:山明水秀,八节四时颜不老; 下联:日丽风和,千年万古景长春。(“秀、和”为第一分句句脚,“老、春”为第二分句句脚, 因第二分句是最后一个分句,故“老、春”称为联脚即可。) 二、内容相关对联上下联内容应有关联。应把一副对联看作一篇文章, 要有主题和中心思想,不能上下联各说一件不相关的事物。如“春来眼际, 喜上眉梢”两句话共同表达春天到来的喜悦心情。病例: 春来眼际悲上心头两句话表达的意义相隔甚远,这是不行的。“字数相等、内容相关”是对联的基本要素。三、词性相当“词性相当”是对联的语法要素, 其含义是: 上下联相对应的每个字、词的词性应属于同一类别。即名词对名词, 动词对动词, 等等。例: 春来眼际喜上眉梢名词动词名词(名词性偏正词组) 病例: 春来眼际(名词动词名词;细分: “眼、际”均为名词) 风光无限( 名词形容词; 细分:“风、光”名词,“无”副词兼动词,“限”名词) 四、平仄相对(谐) “平仄”的概念: “平”指普通话阴平、阳平,即第一、二声, 如“妈、麻”,在对联中称为“平声字”;“仄”指普通话上声、去声,即第三、四声,如“马、骂”,在对联中称为“仄声字”。“平仄相谐”就是声调相互协调, 以便读起来琅琅上口, 有音律感。“平仄相谐”是对联的声律要素。对联不像格律诗词那样要求尾字押韵,但要求上联联脚是仄声, 下联联脚是平声。“联脚上仄下平”是对联声律最基本的规则。例: 春来眼际平平仄仄喜上眉梢仄仄平平上联联脚“际”普通话读去声, 在对联中归入仄声字, 下联联脚“梢”读阴平,归入平声字。“际”和“梢”就符合“联脚上仄下平”的声律规则。而上面的病例“春来眼际, 风光无限”联脚都是仄声, 所以此病例除了词性对仗不工的问题, 还存在声律不合规则的问题。上例中, 上下联除尾字平仄相反外, 我们还注意到其他字的平仄也是相反的, 这也是对联声律的要求。上下联平仄相反也是“对”的概念, 即反向对应。不过对联声律并不要求每个字都平仄相反, 如上面的病例“春来眼际,悲上心头”,虽然“春”和“悲”都是平声, 但整幅联作从声律上说是没有问题的。除联脚字平仄必须相反( 且上仄下平)外, 其他哪些字可以不相反, 哪些必须相反?这就涉及到对联声律更多的规则, 将在后面继续介绍。五、逻辑相通通俗地讲,就是符合人们所掌握和公认的常识(通,就是能解释通, 符合人们生活的常识性认知)。逻辑病句:家徒四壁千书柜== 坦荡襟怀行厚道== 茫然尘世树平心坦荡襟怀行厚道坚贞气节铸忠心至此, 大家已经对“什么是对联”这个问题有了初步的认识。我们常用“工整”来肯定一副对联作品, 其含义就是: 此联作在内容( 包括意境、逻辑关系)、词性、声律等各个方面都符合要求。古代常将对联悬挂、张贴于店堂庙宇的楹柱上, 所以对联又称楹联。随着社会的发展,对联的形式、用途和种类也有不少新的变化, “楹联”便成了对联的雅称。对联有各种分类。按字数,分为短联和长联,单边 30 字及以上为长联。按用途和内容(联类),分为春联、贺联(婚庆、贺寿、乔迁、开业等场合)、挽联、宅第联、胜迹庙堂联等等。按修辞
对联常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