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古村:宗周故都“镐京村”!
“古城西安”就是最早的"古都长安"。因周秦汉唐帝都而雄起,以宋元明清重镇而衰落。从周朝的“丰镐”二京算起,长安城做了1000多年的帝都。民国时期,将长安县城内和四关剥离出来,成立了西安市。至此长,撤乡并镇后,被划到斗门街道办管辖,镐京乡现在已经没有了,但是镐京村还在。“京"字《说文》解释为:“人所为绝京丘也”,也就是人工筑起的高大土堆,后特指京都。历史上第一个称“京”的城市,就是周天子的王畿“镐京”。镐京是历史上第一个明确记载的“京”,现在成了一个村,足见历史之久远,人文之渊源。此地原为宗周京城镐京故地,故而得名:镐京村。可谓古城西安生根发芽的地方。镐京村是一个片村,广义上是镐京村、南丰镐、北丰镐三个行政村的总称。现在村民以薛姓为主。这个村子很大,所以很好找,西安到马王有302公交车,老108国道王寺镇和斗门镇之间有个大十字,这地方就是镐京村。小时候在这个村周边砖窑比较多,曾多次在本村卖过西瓜,基本上比较熟悉。镐京村最早叫“丰镐村”,据《陕西省长安地名志》记载:公元前11世纪,周文王、周武王在沣水两岸建立丰镐二京,后人将此村命名为:丰镐村。清嘉庆《长安县志》将其转音为:“冯镐村”。
民载:清末长安县设18廒,其中西南乡设6廒,其中就有斗门廒。斗门廒 在长安县西四十里,有斗门镇。全廒居住在沣河以东。细柳原从河池廒和姜仁廒进入,经过斗门镇,过了丰镐村,过王寺廒后改名叫高阳塬。沣河自马王廒流入,北流入田许廒。昆明渠自河池廒流入,经刘旗寨,南过孟家庄北折流经丰镐村,在向北流入王寺廒。斗门廒 有住户2255户,有人口11949人。分10个保障所,统领48个村,斗门廒的办公地点在斗门南村。丰镐村记做:“北丰镐村、东丰镐三村、西丰镐村、南丰镐东村、南丰镐西村”。【西安帝都】据《史记·周本纪》记载:周文王姬昌 率周部族向东发展“伐崇侯虎,而作丰邑”,周文王在沣河西岸建立丰京后不久即逝世,周武王继位的次年,因“四方来朝者丰不以容之”,便在沣水东岸建立了比较大的镐京。根据《诗经·大雅·文王有声》篇记载:"考卜维王,宅是镐京",可以看出丰京是周王朝宗庙所在地,镐京是周王朝的国都,政权中心。具体来说,丰京在沣河西岸的马王镇一带,镐京在沣河东岸的斗门镇一带。【镐京城】“丰京”得名于京城旁边的沣水(今沣河)。那么镐京之名如何而来?实则镐京也是得名一条流过城址的河,这就是“蒿水”(今滈河)。蒿水就是滈河,武王定都与此,定名“滈京”。姜子牙建议:殷纣王的商朝在东方,东方为木。我们周朝在西方,西方为金;按照五行相克之理,金能克木,所以滈字变成镐字。“滈京”变成了“镐京”。镐京城到底有多大?《周礼·考工记》记载:镐京是一座方形的城,即九里之城。其总体布局为城的每面有3个城门,即都城12门。有南北向的街道9条,东西向的街道9条,祖庙建在东边,社稷坛建在西边,王宫宫殿大门向南开,市场要建在王宫北面。《诗经·周颂》记载:为了播种,周成王一声令下,镐京方圆三十里内一次出劳动力2万人以上。到了西周鼎盛时期,镐京人口高达8万。【虎贲师】商周之间牧野之战时,天下有三,周占其二, 周武王率领天下三分之二的诸侯组成联军与商朝军队在牧野大战,当时联军有多少人,。一统天下后,周天子当时直接统领的军队有14个师,其
西安古村:宗周故都“镐京村”!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