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v 舍区毒饵站长30cm,农田区长45cm(不计用来遮雨的突出部份)。毒饵站中一般放25—30克毒饵。放置15天检查一次,发现毒饵减少的要补足。
3、毒饵站的放置:
农舍直接放在墙跟,用小石块固定,每户放2个,一个放在猪圈外,一个放在后屋檐下。大田使用应将毒饵站用铁丝固定插入地下,地面与竹筒间留3—5cm,以免雨水灌入,每亩放置1个,沿田埂放置。每季灭鼠放置时间不得少于20天,最好30天。
4、本卷须知:
配制毒饵时要按照规定的操作规程执行,配制毒饵的地方要远离水源和畜禽,不要徒手接触毒饵,剩余的鼠药、毒饵应及时回收保管,不再用的毒饵、含毒垃圾及收集的鼠尸要深埋。
5、特效解毒剂为维生素K1。
. .
. v .
〔三〕、蚊虫的危害及防治:
蚊虫不但骚扰刺吸人血,影响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而且是多种严重疾病的传播媒介,因此它一直是国外卫生害虫防治的重要对象。蚊虫传播的疾病统称为蚊媒病,我国流行的蚊媒病就有四类:一是疟疾:包括间日疟、恶性疟、三日疟和卵型疟等4种;二是淋巴丝虫病,包括班氏丝虫病和马来丝虫病2种;三是流行性乙型脑炎;四是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包括四个型别,但目前尚无可用的疫苗能够预防,亦无特效的治疗药物。在国外,除了上述4种疾病外,蚊虫传播的尚有死亡率较高的黄热病、东马脑炎、西马脑炎等等近百种人畜疾病。
. .
. v .
据城市灭蚊对象是容器型或污水型的家蚊或半家蚊这一特点,提出蚊虫防治的长期口号:美化环境,让蚊虫无容身之地──从主要依赖杀虫剂的应用,转向采取综合治理。
综合治理的概念
指从蚊虫与生态环境和社会条件的整体观点出发,根据标本兼顾而以治本为主,以及平安、有效、经济和简便为原那么,因地因时制宜地对蚊虫综合采用多种合理手段和有效方法,进展环境治理、化学防治、生物防治以及法规防治等,形成一套系统的防治措施,把蚊虫的种群抑制到缺乏为害的水平,并争取予以去除。
综合治理的根本路线
多途径切断蚊虫生活周期,根本上是通过改造净化各种水源,减少积水等方法,美化环境,去除孳生场所,缩小蚊子幼虫成长所必需的生存空间,杀灭成虫。
综合治理的优势
既解决了因大量杀虫剂的应用蚊虫而导致的抗药性问题,也降低了杀虫剂对环境的污染和对自然生态平衡的影响,收效无疑更大。
综合治理工作的区域划分及不同策略
灭蚊工作围包括两个局部,一是灭蚊区,通常是指市区或市区的大局部,这是灭蚊的主战场。二是灭蚊区外围的防护带,一般是城乡结合局部,主要是为了防治或减少蚊虫侵入灭蚊区。在灭蚊区,采取治本清源的策略,通过去除孳生场所,辅以杀灭幼虫,以控制或杜绝蚊虫发生,并在特殊情况下进展成蚊防治;在防护带那么有所不同,以成幼兼治为原那么。
. .
. v .
杀灭幼蚊──去除其孳生场所
除清理下水道、杂草等都为大家所了解的方法外,最应该引起重视的是处理积水问题。它不仅可以大大减少蚊虫的来源,也可以节省杀灭幼虫的药物和人力。户外及花圃中闲置不用的各类容器都应当翻转倒放,以防积集雨水生蚊。最好还要先将壁洗刷干净,以去除可能粘附在其上的伊蚊卵。室常见的插花瓶、痰盂等也是生蚊的罪魁祸首。还有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地方,比方饮水机的接水盘同样是白伊库蚊幼虫的栖身场所,不要掉以轻心。
〔四〕、苍蝇的危害及防治:
危害:
苍蝇因携带多种病原微生物传播而危害人类,苍蝇的体表多毛,足部抓垫能分泌黏液,喜欢在人或畜的粪尿、痰、呕吐物以及尸体等处爬行觅食,极容易附着大量的病原体,如霍乱弧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肝炎杆菌、脊髓灰质炎病菌、甲肝病菌乙肝病菌,以及蛔虫卵等;又常在人体、食物
施工现场防四害及灭四害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