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在各种水体, 特别是污染水体中存在有大量的有机物质, 适于各种微生物的生长, 因此水体是仅次于土壤的第二种微生物天然培养基。水体中的微生物主要来源于土壤, 以及人类的动物的排泄物及污染。水体中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受各种环境条件的制约。一般认为, 水中微生物以革兰氏阴性杆菌占有较大优势。与其他水体相比, 河水及溪水中革兰氏阳性菌相对较多,这是因为陆地微生物冲洗污染的缘故。《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法》提供了水质中细菌总数和总大肠菌群的检测方法。 1 、国家标准中,细菌总数是指 1ml 水样在营养琼脂培养基中,于 37℃经 24h 培养后,所生长的细菌菌落的总数。对生活饮用水,直接吸取 1ml 水样于平皿中,加入营养琼脂后混匀, 37℃培养 24h ,进行计数。对水源水, 根据情况对样品进行 10 倍梯度稀释, 选择适宜稀释液 1ml , 加注平皿, 营养琼脂混匀, 37 ℃培养 24h ,进行计数。按照规定格式报告每毫升水中细菌总数。 2 、国家标准中,利用总大肠菌群作为粪便污染的指标。总大肠菌群是指一群需氧及兼性厌氧的, 37 ℃生长时能使乳糖发酵,在 24h 内产酸产气的革兰氏阴性无芽胞杆菌。水样中总大肠菌群数的含量, 表明水被粪便污染的程度,而且间接地表明有肠道致病菌存在的可能。国家标准物质提供了多管发酵法及滤膜法检测总大肠菌群的方法。 3 、多管发酵法检测总大肠菌群,分为三步:初发酵试验,平板分离,复发酵证实试验。初发酵试验, 采用乳糖蛋白胨培养液 37℃培养 24h , 观察产酸产气情况。对阳性管培养物, 接种于品红亚硫酸钠培养基或伊红美蓝培养基,观察菌落特征,并进行革兰氏染色和镜检。对典型和可疑菌落,接种于乳糖蛋白胨培养液,进行复发酵证实试验,并根据标准所附检数表报告结果。其中,对生活饮用水,初发酵试验接种水样总量 300ml ,即 100ml 接种 2 管, 10ml 接种 10 管,采用两个稀释度, 12 支发酵管。对水源水,初发酵试验接种水样总量 ,即 10ml 接种 5 管, 1ml 接种 5 管, 接种 10 管,共采用三个稀释度, 15 支发酵管。两种接种方法,所用的检数表是不同的。 4 、滤膜法检测总大肠菌群,就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