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对待工作和生活中的批评今天和大家聊一聊有关于批评的问题。我在上学的时候, 特别是在新生军政基础集中强化训练阶段,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关于批评。新生嘛,由于对军队生活的不适应和不习惯,总会出这样那样的问题, 所以总是有做错或者做不好的时候, 这个时候呢, 往往就会受到来自学员队干部或者帮训班长的批评。受到批评, 肯定就要去改正, 渐渐地, 自己犯得错误少了, 受到的批评也少了。现在想起来啊,觉得受到的这些批评非常的必要,如果没有这些批评, 就不会有那么快的进步。然而, 批评毕竟是批评, 在一个人干工作, 对我们来说, 可以说是干革命的时候, 本来兴致很高, 希望干出一番大事业来, 结果还没怎么动手, 或者正等着领导表扬呢, 一顿批评迎面而来, 那简直不是一盆冷水浇到头上啊! 根本就是一盆狗血淋到头上啊! 心里面肯定不舒服, 我开始也是这样, 受到批评就没什么干劲了。但是这个时候, 我的教导员给我们上了一课, 讲为什么要批评人。为什么要批评人呢?说得简单一点, 就是觉得这个同志有希望有前途, 但是方法上不是很对头, 需要改进一下, 怎么让一个同志最快地改变自己工作的方法呢?最好的方法就是狠狠的批评他一顿,虽然方式上有点简单粗暴,但是非常得有效。为什么说领导欣赏一个人才批评他呢?这个嘛, 我觉得, 必需得谈一谈中国古典的文化。中国人说话的最高境界是什么?是言有尽而意无穷。怎么个言有尽而意无穷呢?就是我批评你, 只是批评, 但是你要明白, 我批评你是告诉你, 我看好你, 你纠正了这个错误, 你就不是现在的你了,我就会对你刮目相看。而大多数人在这种时候反应不过来,有点自暴自弃, 导致错失良机。一、关于批评在日常生活中, 尤其是工作中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工作所需, 是优良作风, 更是自我完善的重要手段。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正确对待批评, 虚心接受批评, 是作为一个基层干部的基本素养。一个人尤其是年轻人能够听到批评是好事, 批评是领导对下属的真心爱护, 是恨铁不成钢的殷切期待, 是促进工作, 改进工作的方法手段。正确对待批评才能改进工作、完善自我。一般来说, 批评不会无缘无故地发生。大家在一起共事, 有着共同的目标, 一般都希望能够“和平共处”。(一) 批评源自信任和期待。一个人受到批评, 往往是因为自己工作没做好; 一个人批评别人, 往往是希望他能把工作做好。如果没有期待和信任, 可能批评者连批评的想法也没有了,被批评者连受批评的机会也失去了。(二) 批评源自情谊和关爱。批评不是无情无义的表现。人之相聚, 皆因有缘; 人之相交,贵在有情。但人之相处不能总是“相安无事”、虚与委蛇,而应当相互帮助、相互提醒。“难得是诤友, 当面敢批评。”对错误的行为进行批评, 包含着情谊和关爱。与你没关系的人不会批评你,对你不在意的人不愿批评你。(三) 批评中源自方向和要求。批评中不乏深刻有益的见解。既然批评人是为了把工作做好、受批评是因为工作没做好, 那么, 高明的批评者一定不会轻易地批评别人, 而是努力做到“批”之有理、“评”之有物;聪明的被批评者一定不会简单地对待批评,而是细心体会批评者的用意所在、弦外之音,从中找到努力方向。二、对待批评批评有因要重视,正确对待看行动。(一)“良药苦口利于病”。有的同志受到批评, 往往以为是领导和同志跟自己过不去, 因而产生
正确对待工作和生活中的批评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