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全麻病人苏醒期.ppt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4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全麻病人苏醒期
第1页,本讲稿共41页
全身麻醉患者在麻醉药物停用10~30min至手术完毕后,一般可在短时间内唤醒,但也可出现意识不清、嗜睡、定向障碍,甚至躁动不安等脑功能障碍。
第2页,本讲稿共41页
大多数病人麻醉页
四、术后催醒用药
术后苏醒延迟的病人运用催醒药常会增加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有研究结果表明用多沙普仑进行催醒会增加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多沙普仑是非特异性的呼吸兴奋药和全麻催醒药,可直接兴奋延髓呼吸中枢,使呼吸频率及潮气量加快加大,同时有兴奋交感神经的作用但并非某种麻醉药的特殊拮抗剂。
第14页,本讲稿共41页
五、性别和年龄
儿童和年轻人发生全麻苏醒期躁动的比率要高于其它年龄段的病人。%,%。
第15页,本讲稿共41页
六、与麻醉相关的其他原因
吸入性麻醉药物短期内浓度急剧下降,拔管的时机掌握不合适,病人知晓,患者感觉已经恢复,但是意识尚未完全恢复,对外界刺激呈高敏状态,患者容易出现苏醒期躁动。快速苏醒所导致的EA延长了病人停留于麻醉复苏室的时间,因此利弊相抵,并无特别优势。但是也有一部分学者认为,快速苏醒和EA并无太大关联。
第16页,本讲稿共41页
六、与麻醉相关的其他原因
2. 肌松药的残留作用。肌松药残留可导致严重的焦虑和躁动,有条件时可行肌松监测,或者拮抗肌松。
第17页,本讲稿共41页
六、与麻醉相关的其他原因
。各个病人对麻醉药物的反应不一,不同个体存在对麻醉药物的敏感性差异,某些生理,病理以及药理因素会影响脑组织对麻醉药物的敏感性,常规的用药不能满足所有病人的要求,在麻醉苏醒期有相当多的病人诉伤口疼痛难忍,这也是比较明确的一种引起躁动的原因。
第18页,本讲稿共41页
七、手术原因
※可能与手术部位有关,在耳鼻喉科手术、呼吸道、乳腺以及生殖系统等与情感关系较密切的部位进行手术操作,在儿童既往有耳、扁桃体、鼻、颈、喉等部位手术病史时,苏醒期躁动及情绪不稳发生率较高。
※体外循环等手术操作所致的微量空气脑血管栓塞,可以引起术后精神运动以及神经功能障碍,此类手术时间越长术后发生谵妄的机率越高。
第19页,本讲稿共41页
八、病人本身的因素
流行病学的研究表明,EA发生率以学龄前儿童和老年人发生为多见。
术前过度紧张,对手术及麻醉风险过度担忧,均可增加EA的发生。在儿童这方面的研究比较多,术前焦虑状态的评估采用耶鲁焦虑分级(mYPAS),研究表明术前焦虑和术后EA有一定的正相关性。
第20页,本讲稿共41页
八、病人本身的因素
包括吸入麻醉药物,术中一些催眠镇静药物以及阿片类药物的使用,这可能与病人的遗传有关,需要进一步探讨。
、阿片类药物成瘾,麻醉苏醒期会出现类似戒断综合症的表现。有长期服用抗抑郁药物的病人,EA发生率较一般病人高。
第21页,本讲稿共41页
躁动对病人的危害
目前对躁动程度的分级标准尚不一致,常用的包括以下几种 :
Ramsay镇静程度的评分法
1分 焦虑或焦躁不安或两者均有
2分 合作,定合力正常,安静
3分 仅对指令有反应
4分 入睡,但对击眉间或强声刺激有敏感反应
5分 入睡,但对击眉间或强声刺激反应迟钝
6分 无反应
第22页,本讲稿共41页
镇静躁动分级法
病人试图拔出气管导管或导尿管,翻过床栏,击打工作人员,在床上翻来翻去
虽然经常提醒限制的条件,但是不能平静,需要身体制动,经常咬气管导管
适度的躁动,尝试着坐起来,听从口头指令
平静,很容易醒,可以服从指令
难于唤醒,呼唤或摇动可以叫醒,但停止后又入睡,可以服从简单的指令
可以本能的移动,身体刺激可唤醒,但不能交流和服从指令
对刺激没有或稍微有点反应,不能交流或服从指令。
第23页,本讲稿共41页
躁动分级法
1 平静睡眠
2 清醒,平静
3 易怒,异激惹,哭喊
4 难以安慰,无法控制的哭喊
5 无法安静,迷惑,谵妄
评分为4 分或5 分的大多需要药物干预。
第24页,本讲稿共41页
躁动程度
轻度:吸痰等刺激时稍躁动;
中度:无吸痰刺激时也有挣扎,但程度不剧烈,不需要医护人员制动;
重度:剧烈挣扎,需多人按住。
第25页,

全麻病人苏醒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文库新人
  • 文件大小2.31 MB
  • 时间2022-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