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苏武传.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苏武传》导学案(第一课时) 主备:李秋丽备课组长: 学科组长: 【使用方法与学法指导】 1、熟读课文 1—3段, 在翻译的基础上重点解释文中重要的实虚词。 2、理解,充分体会文中词类活用与特殊句式,总结规律。掌握古今异义词。【学习目标】 1 、知识与能力:了解《汉书》及本文历史背景;积累文言实虚词。 2 、方法与过程:在语境中体会活用、古今异义词。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苏武视国家利益重于生命的爱国节操。【导学过程】《汉书》作者, 是我叙了自汉高祖元年至王莽地皇四年共 2 29 年的史实。《汉书》体例上全部承袭《史记》,只是改“书”为“志”, 取消“世家”并入“列传”, 全书有十二本纪、八表、十志、七十列传, 共一百篇, 八十余万字。本文背景: 匈奴, 是与秦朝几乎同时建立的少数民族国家, 以游牧为主, 擅长骑射。与汉族的矛盾一直不断。汉初, 高祖刘邦曾亲征匈奴, 却被围于白登。从此经历了六十多年的屈辱和亲。至武帝时, 国力空前强盛, 汉朝开始了对匈奴的几次大规模用兵, 至武帝末年, 匈奴力量受到明显削弱,汉朝北方的威胁基本解除。汉朝对匈奴的政策,也由强硬的武力变为恩威并举。双方遂有互派使者的举动。但双方在表面和好的背后, 也在窥探者对方的虚实。因此仍然保留着互相扣留使者为人质的做法。苏武牧羊的故事,就是在这一严酷历史背景下产生的。一、自主学习【滴水石穿· 夯实基础】 1、熟读课文 1-3 段,做到词如己出 2、指出文段中的斜体加线词语的意义或用法,工整地书写于该字下端。(1)、①武,字子卿。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稍迁至栘中厩监。时汉连伐胡, 数通使相窥观。匈奴留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辈。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②天汉元年,且鞮侯单于初立, 恐汉袭之,乃曰:“汉天子我丈人行也。”尽归汉使路充国等。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③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2)方欲发使送武等, 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④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与昆邪王俱降汉, 后随浞野侯没胡中。及卫律所将降者, 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会武等至匈奴,虞常在汉时,素与副张胜相知,⑤私候胜曰:“闻汉天子甚怨卫律,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吾母与弟在汉, 幸蒙其赏赐。”张胜许之, 以货物与常。(3)后月余,单于出猎,独阏氏子弟在。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其一人夜亡,告之。⑥单于子弟发兵与战。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单于使卫律治其事。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武。武曰:“事如此, 此必及我。⑦见犯乃死, 重负国。”欲自杀,胜、惠共止之。虞常果引张胜。单于怒,召诸贵人议,欲杀汉使者。左伊秩訾曰:“即谋单于, 何以复加?宜皆降之。”二、合作探究【审问·慎思】(一)下列加点词的古义和今义 1 、汉亦留之以相当 2 、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3 、张胜许之,以货物与常(二) 、翻译下列加点字,并指出其活用的类型 1、及卫律所将降者 2、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其一人夜亡,告之。 3、左伊秩訾曰: “即谋单于,何以复加?宜皆降之。”(三) 、翻译下列句子,并标明特殊句式的类型 1、少以父任 2、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3、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4、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

苏武传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xj16588
  • 文件大小86 KB
  • 时间2016-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