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的贮藏
第1页,本讲稿共19页
目录
一、香蕉的贮藏保鲜基础
二、贮藏的适宜温湿度
三、香蕉贮藏的方法及管理
四、贮藏中的生理病害及预防
五、包装的要点
第2页,本讲稿共19页
一、香蕉贮藏保鲜的基础
香蕉果实属。果实成熟度高不耐贮藏,香蕉最适宜贮藏保鲜的肉度为七成至八成,那时果实棱角仍较明显。
③病虫危害。叶斑病危害叶片,黑星病危害果实,均可促进蕉果呼吸作用。
④机械伤。机械伤能使果实呼吸作用加强,同时有利于贮藏病害的侵染发生,还会刺激乙烯的产生,从而加速后熟进程,故机械伤也是蕉果不耐贮藏的重要因素之一。
⑤贮藏过程气体成分与浓度。第一种是氧气。果实呼吸有两种方式,一是有氧呼吸,二是无氧呼吸。要延长贮藏期则必须降低氧的供应量,把空气中氧占21%减为占2%~3%。第二种是二氧化碳。贮藏的果实在呼吸过程中释放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会降低果实呼吸强度(采用薄膜袋气藏就是利用这个原理)。第三种是乙烯。香蕉果实不经人工催熟也可自然后熟,主要是香蕉果实自身产生乙烯,自身催熟。为了延长贮运期,还须加入乙烯吸收剂,降低乙烯的浓度,%为宜。
第7页,本讲稿共19页
四、香蕉贮藏保鲜的生理指标
①呼吸强度。夏蕉(25~30℃)贮藏的呼吸强度控制在二氧化碳80毫克/(千克•小时)以下,冬蕉(15~20℃)贮藏的呼吸强度控制在二氧化碳20毫克/(千克•小时)。
②硬度。/厘米2以上。
③可溶性糖。可溶性糖控制在2%以下。
④包装内气体。二氧化碳夏蕉不超5%~7%,冬蕉不超过10%;氧气不低于1%;%以下。
第8页,本讲稿共19页
五、香蕉采后生理性病害
香蕉采后病害与机械伤是影响香蕉贮运的关键,成为影响我国香蕉北运及出口保鲜的主要问题。香蕉果实生理性病害有冻害和二氧化碳中毒。
①冷害。气温降至11~12℃连续2~3天,蕉果会受轻度冷伤,催熟后,果皮色变暗黄,无光泽;低于10℃,果皮出现水渍状冷斑,升温后受冷部迅速变暗褐色,严重的不能后熟。
②二氧化碳中毒。在贮藏期间,若用塑料袋密封贮藏,会因袋过厚()或贮藏长于4个月,袋内二氧化碳浓度过高,导致二氧化碳中毒,表现为果皮暗褐水渍状,不能正常催熟,有酒味和异味,(6C)厚度的袋为宜,另须加入生石灰吸收早期的二氧化碳气体,减低二氧化碳浓度,以延长贮藏时间。
第9页,本讲稿共19页
二、贮藏的适宜温湿度
温湿度对香蕉保鲜、贮运和催熟过程影响最大,也是敏感的因素。
温度
蕉果贮藏过程,呼吸强度与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成正相关
定温度范围内,温度越低呼吸强度越低,果实贮藏期越长 .
香蕉贮藏适温为13~15℃。
湿度
相对湿度 湿度在90%~95%为宜
提高相对湿度 ,有效地减少果实水分的蒸发 。
避免由于果实萎蔫产生各种不良的生理效应 ,配合防腐剂效果更佳。
第10页,本讲稿共19页
三、香蕉贮藏的方法及管理
(1)薄膜袋包装加高锰酸钾保鲜法 香蕉采收处理后,装入塑料薄膜袋,每袋10-15kg,在袋内放入200g吸透高锰酸钾溶液的碎石块和100g消石灰,扎紧袋口,贮放在12-14℃,相对湿度为90%-95%的通风库内。此法利用香蕉自身呼吸降氧,利用高锰酸钾和消石灰吸收乙烯和二氧化碳,贮藏效果较好。目前用于香蕉包装贮藏的薄膜最好是选用低密度聚乙烯,它的透水性低,透气性高,化学性质稳定,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无毒性,密封性好,~(3~6C)的效果较好。
(2)库内气调(CA)贮藏法 库内气调贮藏法即通过控制贮藏库内的气体组成,增加二氧化碳,减少氧气,调节为5%与2%,抑制果实呼吸作用,同时抑制乙烯的产生,从而推迟果实成熟衰老进程,达到保鲜目的。
(3)化学药剂处理贮藏法 化学药剂处理贮藏法是先用清水洗净果实,然后进行化学药剂处理。目前香蕉保鲜效果最佳是特克多,主要防止贮藏过程病害的发生,抑制果实呼吸作用加强和乙烯的产生,从而达到延长保鲜期的目的,%~%,浸果1分钟左右,取出沥干,便可包装自然放存或入袋气藏。
第11页,本讲稿共19页
(4)蔗糖酯防腐保鲜法 采用蔗糖酯处理青果,使香蕉表面形成一层覆盖层,可防止内源乙烯的产生,减缓水分损失,从而延长贮藏时间。用5%蔗糖酯悬浊液处理的香蕉,在25℃下可贮藏至9天未发现转黄,而对照已大部分黄熟
香蕉的贮藏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