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遗音君子情怀
定位:文艺专题节目
宗旨:通过对古琴相关内容的展示介绍,让观众得到艺术的欣赏,号召人们赶紧行动起来,流传和传扬中华民族伟大的艺术文化。同时,让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到古琴文化的伟大及美感,提倡人们在忙碌浮躁顶着巨大压力的生活中能够抽出点时间静下心来徜徉在艺术领域的宁静世界里,陶冶人们的心性。
适合人群:对音乐和文化有兴趣的任何群体
播出时间:晚间7:40-7:50
节目内容
a,古琴构造
b,古琴音谱
c, 古琴流派
a,古琴诗词
b,古琴名曲
c,古琴传说
四,听古琴的好处
五,中国传统音乐的民族性
六,对中国古琴文化的思考
a,古琴在历朝的地位和发展状况
b,古琴在当今时代的衰落
c, 号召发扬古琴文化
,引出节目内容。
琴是中国传统乐器中最古老、最富代表性的乐器之一。琴究竟起源于何时,其基本的发展历史、尤其是其早期的演变脉络如何,始终是一个扑朔迷离的问题。有说伏羲神农削桐为琴,绳丝为弦,有说起源于更早的巴比伦文化,但都无从定论。从人们推测古琴的历史,有3000年之久。纵览历代文献与上古传说,还有神农说、黄帝说、唐尧说、虞舜说几种。
a,古琴构造。
琴,是一种浑身上下都充满着文化内涵的乐器。仅从琴形而言,就可说是通身是韵。琴一般长约三尺六寸五(约120—125公分左右),象征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说象周天365度)。一般宽约六寸(20公分左右)。一般厚约二寸(6公分左右)。琴最早是依凤身形而制成,其全身与凤身相应(也可说与人身相应),有头,有颈,有肩,有腰,有尾,有足
b,古琴音谱。
古琴谱最早是用文字来记录的,也就是文字谱。今日我们所能见到的古琴谱,又名减字谱,相传为唐末曹柔发明,减字谱一古琴谱(16张)般为四部分,上方纪录左手指法,下方纪录右手指法,左上为左手按弦用指,右上为所按徽位,下方外部为右手指法,内部为所弹、按弦。此外,减字谱还有续部、注释,一般用来标示音的细微变化。但由于减字谱无法记录每个音的时长,故而造成了大量琴曲的失传。现存有150多部古琴谱,包含着3000多首古琴曲。
c, 古琴流派
南宋以来古琴主要有浙派、松江派两大派系。
浙派以注重古琴的独奏艺术为特点,乐曲的器乐化方面得到重视和发展,其演奏指法复杂,要求发音“微、妙、圆、通”,并称其为“希声”。
松江派以注重琴歌的伴奏艺术为特点,琴曲较单纯,以便配合歌唱,多一字一声,称其为“对音”。
古琴 v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