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和千克解决问题.doc.doc
第二课时 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 104
第二课时 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 104
页情境图及做一做。
本课是学生应用已学的质量单位的知识,通过估量解
决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巩固建立 1 千克
的质量观念,而且培养学生的估测的意识,帮助学生积累
估量的经验,形成估测策略。
【教学目标】
通过实践、观察和推算的活动,能够根据物体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质量单位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
在实践活动中,进一步感受质量单位,建立千克与克的质量观念,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
进一步建立克和千克的质量观念,通过估测解决问题【难点】
灵活运用估量的方法解决问题,形成估测策略。【课前设计】
小调查:
调查了解一些常见物品的轻重。
估计 1 千克苹果和梨的数量。
课前调查 1 千克鸡蛋有多少个。【课堂设计】
一 . 谈话引入,经验交流
(1)师生共同回顾上节课学习的质量单位(2)全班交流
学生代表汇报自己调查了 1 千克苹果、梨和鸡蛋各有
多少个。
3)质疑
师:怎么答案不相同,问题出在哪里?谁的调查是对
的?老师也带来了一些苹果,我们称称看。(老师拿出课前准备的大小两份不同的苹果,指名上台称一称。)
师: 4 个苹果 1 千克, 5 个苹果也是 1 千克,为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小结:看来苹果的大小不同,结果也就不同。所有大家课前的调查都应该是对的,只是调查的苹果大小不一样。
师:这是王奶奶摘的 20 个苹果,它们大约重多少千
克?今天我们一起来帮王奶奶解决这个问题。
【设计意图:结合上节课所学内容布置了课后小调
查,从生活情境引入新课的学习,能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学习和应用数学的信心。】
二、分析问题,探究解决
师:出示题目:王奶奶摘了 20 个苹果,估计一下大约
重多少千克。
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师:在解决这个问题时,你必须要知道什么?
生 1:应该先了解几个苹果是 1 千克,然后再看 20 里面有几个这样的 1 千克。
师:谁对他的发言有补充?
生 2:了解几个苹果约重 1 千克的想法可以,但是王奶奶摘的苹果有多大我们也不知道,怎么了解呀?
生 3:我们可以想象,把王奶奶摘的苹果按照通常的苹果大小来估计就行了。
生 4:是呀,最常见的苹果我们已经进行了调
克和千克解决问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