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对传统教育理念反弹琵琶.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对传统教育理念需要“反弹琵琶”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杨启亮日前在靖江考察课程改革时,对当前一些流行的教育理念“反弹琵琶”,其新颖的观点令人耳目一新。
“教育,没结果比结果更重要。”
杨启亮说,教师对学生的宽容和体谅是很难得的,教师应鼓励每一个孩子站起来说话,表达自己的看法。有的教师可能会有这样的困惑:引发了学生的主动性,学习没有结果怎么办?其实,激发了孩子的学习兴趣和使其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这不就是结果吗?这种没结果的结果倒是最重要的。
杨启亮认为,在经历了一个教育过程之后,无论结果是否达到,实际上这个过程本身就是结果,是无形而珍贵的结果。什么是素质?这个结果就叫素质。在很多情况下,教育的结果还没出现,但过程已经存在,在此过程中,孩子的思维方式和学习主动性发生了变化,这个变化就是素质的变化,这理应是我们教育追求的目标。
学生回答问题的对与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敢于发表意见。孩子做事有没有结果,这也不重要,他做事的过程已经很重要了。当前基础教育的一大误区就是没把孩子当孩子,老是把孩子当作微型大人。如果孩子那么小就把教育的结果显示出来了,那不是很奇怪吗,他还是不是孩子?
“学生,能找茬比盲从更叫好。”
杨启亮说,教科书上的东西不一定都是正确的。教师希望学生肯定的东西,学生却说不对,认为书中的提法是错误的。此时,学生的想法应该得到鼓励和指导,让学生知道,书上的东西不是不能怀疑,并不是不能纠正。
他举例说,靖江课改搞了一个每天20分钟的“说听课”,就是让孩子自己去查去找,发现问题,然后去展示,不在乎他是否查找到教师事先布置的选题,关键是他去查找了,还找到了别人都没有找到的东西。这对发展孩子的素质非常有利,它能培养孩子主动学习的精神,激发他们探究新奇东西的活力,改变当前许多孩子不敢言说和展现自我的习惯。虽然它目前还不可能代替所谓正课,但作为课改的一种尝试,
“说听课”给人一种“功夫在诗外”的感觉。
杨启亮建议,在课堂上,师生要零距离接触,要有伙伴式交流,这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放飞学生思绪,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问题的主人、学习的主人。
“师爱,不知道比知道更真实。”
杨启亮说了一

对传统教育理念反弹琵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追风少年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1-07-31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