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3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
第一章 绪论
〔一城市规划与城市交通
一、概念:城市交通是城市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城市规划中的人口,规模,城市布局,土地使用,城市环境的制约和影响。
总体上:城市交通依附总体规划。大系统中输规划是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研究围分:国家级,区域级,城市性〔全市性,地区性
容分:综合性,专项性 区域性〔铁路网,公路网,航空港布局
5 / 53
城市专项 〔城市道路网,轨道线网,公交线网,停车系统
二、意义: 1、市城市规划的重要容,解决城市交通的根本措施
2、获得交通运输最佳效益的有效途径。
〔四城市交通规划的层次
远景战略规划 30—50年
中长期规划 5—20年
近期规划 1—5年
〔五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的工作方法
步骤:1组织工作、2制定目标、3收集数据、
4分析预测、5制定方案、6评价与选择
第二章 城市交通问题
〔一 概述
一、城市离不开汽车,汽车造成城市拥堵不堪
二、目前全世界平均每千人拥有小汽车数为70辆,发达国家一般为200多,有些国家富达500辆以上,北欧416辆〔03年数据
最近数据:美国每100人拥有83辆,日本54辆,欧洲46辆。
从家庭拥有率:美国第一,新西兰第二
目前东京有汽车800万辆,
人均GDP 1000-3000美元 小汽车上升最快,—5人一辆
8000美元 第二高峰期,平均3人一辆
三、中国状况:20XX5月19日数据, 1997年100万辆,20XX突破历史300万辆,平均3户一辆,预计2020年人口达1800万,机动车达500万辆,全国预计2015年机动车达1亿辆。
6 / 53
四、增长趋势
美国:1930—1978,,%,。
日本:1930—1981年 51年增长60倍,。
目前京用小车增长速度以每年40—50%增长。
五、小汽车使用情况
1、年平均使用:
2、行驶:最多的是干道网,其次是次干道,之路。昼夜行驶里程约25KM。
3、消耗:燃料,通行费,材料消耗〔维修
4、停车问题:·-扩大城市用地会增加乘车距离,增加交通困难。
六、小汽车的利弊
利:1有利于建立合理的城市交通结构‘行驶线路不受限制,灵活方便;
2有利于建立合理的城市结构,城市扩;
3有利于改变中心区拥挤状况;
4有利于相关工业的发展
5是时代的需要,大运量公交政策正确,但不能完全满足需要。
弊:1给城市用地,道路设施造成困难
2对现有城市结构形态产生很大冲突,速度下降,路口堵车,无处停车
3交通事故增加:万车死亡率:,,,世界平均10人,。
一次交通事故造成2人以上死亡的,属重大事故。
4城市环境质量下降:车辆尾气中,CO 80%以上,碳氧化合物,铅,噪声
5能源消耗问题
不同交通方式单位能耗依次为
7 / 53
自行车 步行 公交 火车 摩托车 小汽车 飞机
千卡/一公里 356
〔二 大城市中的地区交通问题
一、特点
中心区吸引交通量非常大。当中心区就业尚未超过10万时,完全用小汽车就困难了,而我国部分中心岗位数甚至达到40万,单一靠地面交通自然有问题。
交通特点:中心区交通的三种情况:出入中心区〔60%以上,过境〔20%,部〔20%
二、 交通问题
1、交通负荷过重
每天出入三环地区客流量300万人以上,有一出入口,每天出入量多达60万人次,时间上有特别集中,早高峰小时6:30—8:%。
旧城区93km2,人口密度5万人/km2以上,工作岗位数33人/km2 以上,每天进出此处的人口客流量达300万人口以上。
相应交通也就拥挤不堪,如的新街口,珠江路鼓楼均超过2万辆/人。
2、路网布局不合理
历史遗留问题不严重,不成环不成网,平静断头经常出现,功能混杂,等级不清,功能不明。
3、 交通量增长迅速
4、停车设施不足
5、公共那个交通方式单一,就是单一的地面交通
6、交通秩序不佳,公交超员有时高达10—13人/m2
7、事故居高不下
8 / 53
〔三 城市货运汽车交通
货务运输比重,建材约为40%--70%,工业20%--40%
特点:平向性,噪声大,负荷程度相对稳定。
〔四 城市出入口公路
城市出入口道路担负城市对外交通的主要任务
城市结构变化,土地使用以趋
1026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