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赫亨德尔键盘乐综述
该论文来源于网络,本站转载的论文均是优质论文,供学习和研究使用,文中立场与本网站无关,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作以宗教作品为主流,民族音乐是他创作根基的一部分。从众多作者给出的结论来看,认为亨德尔以宗教作品为主流的观点占少数,至于孰对孰错,则仁者见仁,各抒己见。
(三)从生平阅历进行分析
在《比较巴赫与亨德尔生平及音乐风格的异同》一文中作者也是以二者生平不同,出身不同去对比介绍二者之间的风格特点。作者说到了一个问题,巴赫后期逐渐没落受诸多原因影响,在《德裔英国键盘艺术家亨德尔》一文中作者给出了一个回答,认为巴赫是根据自己的兴致谱曲,所以没有亨德尔更能抓住大众的心理。
《巴洛克时代的两座丰碑:亨德尔与巴赫之异同》中认为是因为古典主义音乐风格的兴起。《比较巴赫与亨德尔生平及音乐风格的异同》和《浅析巴洛克时期巴赫与亨德尔音乐风格的异同》关于巴赫音乐是否具有宗教风味儿产生了异议,前者认为从巴赫音乐中常听不出宗教的意味,把音乐从宗教附属品的位置上解放出来了,使之更加平民化,而后者认为巴赫的音乐一般是宗教音乐。
三、巴赫亨德尔钢琴作品的诠释
巴洛克音乐的特色和巴洛克建筑一样都具有装饰性。作曲家在音乐中运用了大量复调主调、对比,对位的手法等,对后来的音乐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和推动作用。 《浅析巴洛克时期的键盘音乐》得出巴赫的创作手法是富丽堂皇,织体庞大、构思宏达、手法变化多端,而亨德尔则是主题简明、织体简单、通俗易懂,认为二者都是以复调织体为主这就与《探索巴洛克时期的键盘乐》作者的观点相悖,后者认为巴赫以复调为主,亨德尔则以主调为主,这也是学术界现在研究所存在的争论,不能确切地对他们做出定论。
《音乐的外部因素与音乐风格巴赫与亨德尔之对比》从作品去分析巴赫与亨德尔在音乐风格的不同。在旋律方面,亨德尔长于写作活泼明朗的动机,旋律宽广而外放,具有一种纪念碑式的效果,巴赫则长于写作复杂精致的线条,织体丰富,旋律集中而内收,具有一种抽象的魅力。
《用钢琴演奏巴洛克音乐的精彩CD》是从佩拉希亚演奏的亨德尔所作的钢琴曲中分析作品的力度、情感,得出佩拉希亚是一个严谨而不炫耀技巧的演奏家,从侧面印证了亨德尔对曲子的严谨高度,《G大调萨空舞曲》采用方整型,8小节的主题和21段变奏。文章用佩拉希亚和普雷特涅夫演奏风格进行对比说明巴洛克时期亨德尔及古钢琴作品的特点,进一步说明了亨德尔作品的严整性。
《浅谈巴洛克时期音乐》认为巴洛克时期的古钢琴音乐习称“古典组曲”的多发展于英国,而法国意大利则是在此时期将古钢琴带上了顶峰,主要是单乐章结构,曲式上还保留了古典组曲的二部结构,有的稍有变化,初步形成三部曲式结构,还有双主题的,对钢琴演奏技巧有特定的要求。
四、结语
从上述研究者的观点来看,可以将巴赫亨德尔键盘乐音乐特点总结为以下几点:音乐家,巴赫和亨德尔的作品最为流行。音乐受家庭背景、性格特点、人生经历的影响。由于当时键盘乐的性能和记谱法的限制,使得作品多为非连贯性作品。
对于巴赫以复调为主,亨德尔以主调为主,大多数作者是持相同观点的,而巴赫和亨德尔的作品谁具有宗教性这个问题在现在学术界仍存疑,笔者未能从各研究者研究的作品中得出定论,也望以后的研究者能够着力从此方面着手,早日得出定论。
参考文献
[1][J].音乐探索,2006 (4):35-41.
[2][J].大众文艺, 2011(12):11.
[3]《SUITES》复调手法分析[J]. 时代文学(双月上半月),2009(6):138-139.
[4][J].戏剧之家,2014(3):132.
[5][J].艺海,2016(9): 89-94.
[6][J].黄河之声,2017(13):90.
[7][J].北方音乐,2019(9):1.
[8][J].四川戏剧,2015(10): 150-152.
[9][J].音乐探索,2011(2): 85-88.
[10][J].艺术研究,2012(2):16-18.
[11][J].音乐大观,2014(1):6
巴赫亨德尔键盘乐综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