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电所降损增效之我见
农电体制改革之后,农村供电所既是农村统一、规范,有效的供电企
业最基层的营销组织, 同时又是供电系统目前降损增效最薄弱的环节,如何切实做好农村供电所的管理工作, 确保安全、经济、多供、少损,已成为直
入,获取最优厚回报的集中体现。因此,供电所必须彻底扭转过去在线损管理上的被动局面,积极主动地抓好线损管理.二是降低线损是确保供电所健康发展的需要.线损久降不下,反映着该供电所的综合管理存在问题;人为地扩大线损,既违纪又违法。在日趋完善的法制化建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程中,线损已不再是一个纯技术指标问题,而且是一个更大范畴的社会问题,更加严肃的法制问题。有人曾
形象地把农电体制改革后的乡镇供电所比喻为 “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
和扭带,是农网设施的保安员,是农民群众用电的服务员、是农村电
力市场的推销员,更是供电企业的形象大使。 ”经过三年农村电网建设
与改造,国家的高投入,已使农村电网结构和供电能力都有了极大的
提高。在这样的条件下,线损降不下,更多地反映的是人为的因素。为此,必须从确保供电所健康发展的高度来认识线损问题,三是降低线损是有为有位的重要体现。同样的社会环境,同样的电网,同样的服务对象,为什么不同的供电所,竟然有不同的线损率,反映的是供电所长的管理水平和工作能力。许多供电所长,心思用在工作上,精力用在事业上,时间用在尽心尽职上,合理安排,科学调度,工作有成效,发展有思路,降低线损有高招,在年度两个文明综合承包中、在文明供电所和规范化服务达标中均取得较好成绩,成为上级满意,地方党委政府放心,农民群众信得过的供电所。而有些供电所,却因为线损问题 “翻了船 ”,这些都是值得深思和总结的。
2、日常工作上要做到四个到位。一是设备整改要到位。设备是影响
线损的主要原因。台变容量的确定,既要考虑适度超前,面向发展,
更要顾及当前。要周密分析用电形势,尤其要分析人口流动等不确定
因素。集镇化建设后,原有的大村。密集的人口群已经向城镇转移,
为此,在确定台变容量时,要坚决杜绝大马拉小车。对刚刚收归的农
村配电房,要进行设备更新,使其符合要求。对户表计量,要做好耐
心细致的说服解释工作,尽可能地让农民用户使用电子表。二是农业
用电控制要到位。农业用电,季节性强,如果不加强控制,就会形成
长时间的空载,造成线损,有时还会引发窃电。因此,要力争做到需
要时送电,不用时停电。其它类同的还有岳岭地区的排涝抗旱用电,
也要适时送、停。三是表计抄收要到位。农村居民相对分散,给抄表
收费带来不便,尤其是丘岭和山区农村,抄表困难更多,再加上有些
村电工责任心不强,就有可能出现估抄,漏抄等问题。我们在调查中
发现,凡是估抄者,都有这样一种心态, 即按照上月电量再扣减一些,
作为该农户的本月用电量,因此就出现了估抄的绝大多数农户电量不
到实际用电量(注:如果估高了,农户会有意见,甚至要跑到供电所
来告状),造成了不是线损的线损, 也给正确分析线损形势蒙上了阴影。为此,要加强责任
供电所降损增效之我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