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课题开题报告文稿
长沙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
《小学生课外阅读的途径与方法的研究》
开题报告
执笔人:盛芬芳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上午好!
今天我汇报的主题是:阅读,为孩子构筑一个更理想的心灵生态。
现代社生阅读。芬兰早就实施学生阅读工程,在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举行的阅读能力测试中,芬兰学生的成绩名列前茅。芬兰学生不仅阅读能力强,也非常乐于阅读,有18%的芬兰中学生
每天花一两小时,单纯为了享受阅读的乐趣而阅读。
在我国,由全国政协委员,苏州市副市长,苏州大学博士生导师,被誉为
“教育市长”的朱永新教授主持的“新教育实验”六大行动中,“营造书香校园”行动在全国教育界轰轰烈烈地开展。我校也小试牛刀,提出应针对“小学生课外阅读的途径与方法”进行研究,使学生掌握较好的课外阅读技巧与方法,促使学生提高读书的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形成较强的阅读能力,让学生在古今中外的经典作品中吸取养分,进而不断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主要研究内容
1、小学生课外阅读环境研究,包括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的研究。
2、小学生课外阅读的主体(学生)研究,包括其生理特点、心理特点和层
次特征。
3、小学生课外阅读的途径与方法的研究:
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研究。
低年级说话与课外阅读研究。
中高年级写作与课外阅读研究。
思维训练与课外阅读研究。
创新能力与课外阅读研究。
在“课内与课外阅读相结合”这个方面我们作了如下研究工作:
(一)课内向课外延伸,培养读书习惯
4
1、扩大读书范围
2、自主选择读书材料
阅读实际上是一种放松,学生平时大脑思维区域被学科的东西填得满满的,可以自由选择读书内容得以放松。如:有些同学喜欢想象,喜欢幻想,愿意读一读情节跌宕的科幻读物;有些同学喜欢读一些节奏明快的、富有刺激性的故事、幽默、笑话、武侠小说也未尝不可。
课外阅读是自由的阅读,一定读什么或一定不读什么,不该由教师或别人去决定,应该由学生的兴趣去决定。老师要以宽容的态度让学生自主去选择读书的材料,让他们去享受无拘无束的阅读乐趣。
3、亲子共读:
我们打算每周写给家长一封信,建议家长与孩子一块读好书。
4、每日必读和每日选读
5、结伴同读
我们要求学生多读书,本意是以外促内,提高其语文素养。我们不要求每个学生在大量阅读课外书后都成为大作家、大文豪,仅仅是希望他们养成终生阅读的良好习惯。从书中不断受到启发,长见识,提高自身修养。
(二)开展多彩活动,稳定阅读兴趣
为了稳定和保持学生被激起的课外阅读兴趣,学校语文组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比如: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能力和水平,开展了三会”(读书汇报
会、佳作欣赏会、名人故事会);“三赛”(诗歌朗诵赛、演讲能手赛、读书知识竞赛);还开展了“跳蚤书市”、学校读书节等活动。有的班级还形成了固定的每日活动内容,如:“一天一个故事”、“一人一条新闻”、“每日一句名言”、“早间3分钟”等。如中央电视台的精品栏目《百家讲坛》,它创办的主旨是为了达到普及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品牌效应凸显,社会影响日增,我们有少数学生对此节目有点兴趣。于是我校四一班巧借该主题,为班上一名极爱读书的孩子提供机会、设立讲坛,让他利用阅读课给其他孩子讲《中华上下五千年》、《UFO
与外星人》等,
课题开题报告文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