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咖啡:一杯咖啡的故事.doc创业咖啡:一杯咖啡的故事截至 2015 年年初, 我国陆续出现了 1000 多家活跃的创业投资机构, 300 多家创业咖啡馆。 2015 年3月, 政府工作报告将“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定位为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新引擎, 伴随而来的对众创空间的支持更是为创业者打了支强心剂。为创业者提供创业早期支持的创业咖啡是最能直观感受大众创业火热氛围的场所。 2014 年6月 12 日开业的中关村创业大街上的创业服务机构密集且种类齐全,目前布局有四家创业咖啡: 车库咖啡、 3W 咖啡、 Binggo 咖啡和 IC 咖啡。四家创业咖啡本质相似,但具体运营又各具特色,我们就来聊聊四家创业咖啡的创业服务模式。背景:解读四家创业咖啡车库咖啡。车库咖啡于 2011 年4 月开始营业,设立初衷是为创业者提供低价的、共享式的办公环境, 降低初创企业的运营成本; 集聚创业者, 提高投资人和创业者会谈项目的效率, 因而车库咖啡属于投资驱动型的创业服务机构。车库咖啡的收入来源包括餐饮收入、会员费、活动场地费和楼梯墙面的广告位费。车库咖啡为创业者提供了开放式的办公环境, 以多种方式推进创业者之间的交流。在车库咖啡,即使不消费,也能享受网络、电源等基础的办公条件, 与在场的创业者或者投资人进行交流。经过车库认证的团队每年缴纳 120 0 元会费, 就可以享受包括云服务器、银行、招聘、法律顾问等企业级硬件和软件服务, 并参与会员团队分享和讨论项目的头脑风暴会议, 与其他创业团队协同发展。由车库咖啡车库入驻团队提供的线上签到系统能够显示在场的创业者和投资人, 帮助在场的人找到希望交流的对象; 在工作日晚上和周末不定期举行的沙龙促进创业者围绕技术和创投进行经验交流;工作日下午 1 点半到 2 点之间, 创业团队可以自发上台介绍项目, 与在场的人员进行交流; 车库咖啡每年会组织创业者进行团队建设。进门处的招聘墙张贴着创业团队手写或者简单打印的招聘信息, 提供了寻找创业伙伴的最为简单的方式,多样的入驻团队也形成了内部的人才市场。车库咖啡致力于成为创业者和投资者对接的平台。创始人苏? 充分利用所掌握的投资人资源, 推介车库咖啡的创业项目; 创建初期, 车库咖啡还通过投资人和媒体人坐班的制度提升创业团队对接资本的效率, 增强利用新媒体推广自身的能力; 车库咖啡还开辟了新技术展示区, 不仅营造了车库咖啡的极客氛围, 也是有效进行新产品推广的一种形式。通过有针对性地满足初创团队办公需求, 车库咖啡将目标客户群精准地定位于大众创业群体,而不是以聊天和休闲为目的的消费者。创始人苏? 也强调希望保持车库咖啡作为草根群体的创业服务平台的纯粹性和开放性。 3W 咖啡。 3W 咖啡成立于 2010 年 11 月,由 180 位互联网行业顶级企业家、天使投资人和投资家注资,初衷是建设集俱乐部和咖啡馆为一体, 为互联网业内人士提供非正式交流的场合。 3W 咖啡创始人之一许单单认为 3W 咖啡作为一个初创企业, 首先需要能够赢利才能有效地孵化其他初创企业, 但是原有的商业模式并未实现赢利目标; 同时, 目前的创业项目大部分是与互联网相关的, 与业内人士接触能够为创业者提供交流、学习和投资的机会,因而越来越多的创业者向 3W 咖啡的运营者提出向投资人引荐项目的要求,这两点原因推动 3W 咖啡转型为“运营高质量互联网的圈子和
创业咖啡:一杯咖啡的故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