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
word
0 / 11
word
BJT单管共射放大电压放大电路
word
word
1 / 11
word
实验一BJT单管共射电压放大电路
实验目的
1. 掌握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测试方法,并时用示波器观察放大电路输入电压v0波形,在波形不失真的条件下用交流毫伏表测量下述三种情况下的v0值,并用双踪示波器观察V0和Vi的相位关系,计入表1-2.
表1-2 IC= Vi=mV
RC(KΩ)
RL(KΩ)
V0(V)
AV
观察记录一组V0和Vi的波形
2
∞
1
∞
1
2
〔黄色为输出波形,蓝色为输入波形〕
计算过程:AV=VO/Vi;分别带入三组数据得到三组AV值。
分析:图中黄色输出波形和蓝色输入波形正好呈反相位的关系,且输出波形幅值相比于输入波形被放大。符合反相放大的特性。
置RC=1KΩ,RL = ∞,Vi适量,调节RW,用示波器监视输出电压波形,在v0不失真的条件下,测量数组IC和V0值,记入表1-3。
表1-3 RC= 1 KΩ RL = ∞ Vi=mV
IC(mA)
V0(V)
AV
word
word
5 / 11
word
测量时,要先将信号源输出旋钮旋至零〔即使Vi=0〕。
分析:AV=VO/Vi;在输出波形不出现失真的情况下,随着IC增大,电压放大倍数AV也不断增大。
置RC=1KΩ,RL=2KΩ,vi=0,调节RW使得IC,测出VCE值,再逐步参加输入信号,使得输出电压v0足够大但不失真。然后保持输入信号不变,分别增大和减小RW,使波形出现失真,绘出v0的波形,并测出失真情况下的IC和VCE值,记入表1-4中。每次测量IC和VCE时都要将信号源的输出旋钮旋至零。
表1-4 RC=1KΩ RL=2KΩ Vi=mV
IC(mA)
VCE(V)
v0波形
失真情况
管子工作状态
饱和失真
饱和状态
不失真
放大状态
word
word
6 / 11
word
截止失真
截止状态
分析:当IC=,静态工作点设置合理,输出波形没有出现失真的情况,晶体管工作在放大区。
当IC=,静态工作点过高,因晶体管饱和而出现底部失真,晶体管工作在饱和区。
当IC=7mA时,静态工作点过低,出现顶部失真,晶体管工作在截止区。
置RC=1KΩ,RL=2KΩ,按照实验原理4中所述方法,同时调节输入信号的幅度和电位器RW,用示波器和交流毫伏表测量VOPP与V0值,记入表1-5。
表1-5 RC=1KΩ RL=2KΩ
IC(mA)
Vim(mV)
Vom(V)
VO(P-P) (V)
分析:此时用交流毫伏表测出VO,如此动态X围等于22VO,而用示波器所读出VO(P-P),大致上相等。
置RC=2KΩ,RL=2 KΩ,IC。输入f=1 KHz的正弦信号,在输出电压v0不失真的情况下,用交流毫伏表测出VS、 Vi和 VL记入表1-6。
保持VS不变,断开RL,测量输出电压v0,记入表1-6。
表1-6 IC= RC=2 KΩ RL=2 KΩ〔表中的“计算值〞为理论计算值〕
word
word
7 / 11
word
VS(mV)
Vi(mV)
Ri(KΩ)
VL(V)
V0(V)
R0(KΩ)
测量值
计算值
测量值
计算值
计算过程:测量值:Ri=Vi/(VS-Vi)RS=()*1=;
RO=(VO/VL-1)RL=*2= KΩ;
计算值:假设β=150,rbb’=200Ω,如此rbe= rbb’+βUT/IC= KΩ
Ri=Rb1//Rb2//rbe= KΩ
RO=RC= KΩ
分析:因为不知道准确的β值和rbb’的值,所以计算值与测量值上有一定差距。
取Ic=,Rc=1KΩ,RL=2 KΩ。保持输入信号Vi的幅度不变,改变信号源频率f,逐点测出相应
模电实验一BJT单管共射电压放大电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