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故土的杨梅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杨梅的特点.
2、体会作者喜欢杨梅、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3、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和写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
理解、体会杨梅的得意,体会作者喜欢杨梅、我爱故土的杨梅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杨梅的特点.
2、体会作者喜欢杨梅、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3、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和写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
理解、体会杨梅的得意,体会作者喜欢杨梅、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和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流程:
一、从身边谈起引出课文:
1、看校园里拍的图片(孩子们在杨梅树下张头探脑,想方设法采摘、嘴馋的样子)
同学们,杨梅是怎样一种水果?
2、一位北仑籍的作家王鲁彦,特别喜欢北仑的杨梅,特地写了一篇以杨梅为题的文章《我爱故土的杨梅》。想一想课题中哪个字表达了作者对故土杨梅的感情?(“爱”字带点)(精品文档请下载)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1、小小的杨梅,到底为什么能让作者如此喜欢呢?请大家翻开课本,把课文读通顺。
2、再读课文,在每个自然段前标上段序.
3、检查自学情况
(1)读准字音。
出示卡片,注意带点字的读音
细雨如丝 贪心 吮吸 甘露 狭长 细腻 柔软 汁水 甜津津
(2)指导理解词义.
通过联络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下面的词语。
贪心、吮吸、伸展、甘露、细腻、细雨如丝等词
4、指导书写:吮 贪
三、默读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四、阅读课文
1、学习第一段
指名读,考虑:第一段的一句话我们都知道了什么?
(作者的家乡在江南,爱故土、爱故土的杨梅。)
2、读第二段理解作者写杨梅树抓住了杨梅树的特点:枝条四季长绿,叶子狭长。
进一步从句中引导学生体会到,只有故土这样的环境,这样的条件,才能生长出那么茁壮,充满活力的杨梅树,体会作者对故土、对杨树的喜欢之情。(精品文档请下载)
3、学习第三段
介绍了杨梅的什么,分别用一个词说明。(板书:形、色、味)
读描写杨梅形状的句子。
(1)找到描写其形状的句子。
杨梅圆圆的,和桂圆一样大小,遍身生着小刺.
提问:用比照的方法写其形,你理解了什么?这样的形状就一定得意吗?
(2)读后两句体会作用:通过作者的亲自尝,去感觉体会出作者的喜欢之心。引发读者也想去品味的心愿。
(3)总结学习杨梅形状的方法。
先找写外形的句子;然后体会作者品味时的感受;最后表达作者的喜欢之情。(找句子;体会感受;表达感情)
4、用此方法学习第5、第6自然段.
(1)读第5自然段按上述学习方法同桌讨论。
(2)填空,理解颜色的变化。
杨梅先是—-——,随后变成————,最后几乎变成—-——。
提问:“几乎"是什么意思?(颜色的变化说明杨梅逐渐成熟.
(3)写杨梅的味道
我爱故乡的杨梅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