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5.桃花源记教学设计.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以渔人行踪为线索, 以时间为顺序,以简练、 质朴的语言进行记叙的写作特点。
2•了解古今词义的变化,积累一些文言常用词语。
3 •认识作者通过描绘“世外桃源”所表达的社会理想,感受宁静的: .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以渔人行踪为线索, 以时间为顺序,以简练、 质朴的语言进行记叙的写作特点。
2•了解古今词义的变化,积累一些文言常用词语。
3 •认识作者通过描绘“世外桃源”所表达的社会理想,感受宁静的田园生活,正确理解作 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简单的文言字词。
2•引导学生感受世外桃源所描绘的美好社会生活。
3 •理解陶渊明这篇文章的创作目的。
【课时安排】
2课时。
【预习要求】
熟读课文,复习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及省略句的用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欣赏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这首词讲述了作者因醉意未消,暮色苍茫而迷路误入荷花深 处,惊动了水鸟,别有一番情趣。今天,我们要学的《桃花源记》也是讲述的一个渔人因迷 路而误入桃花源,那又是一番什么样的景观呢?下面就让我们一看究竟吧。
二、 作者简介
我们在八年级曾经学习过陶渊明的《饮酒》和《归园田居》,对这位诗人有所了解,大家一 起回顾、温习一下。
陶渊明(365- 427), —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九江西南)人。我国 古代杰出的文学家。他受家庭教养和儒家思想的影响,年少时就有“大济于苍生”的壮志。 时值东晋和宋的易代之际,社会动荡不安,壮志难酬,二十九岁开始,先后做过几任小官, 他在几次仕途中,深感官场污浊、仕途凶险,终于在 41岁辞官回乡,并作《归去来兮辞》 以明其志。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他所做的诗文多描写农村生活情趣,表现田
园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生活, 愿与农民来往而不愿为五斗米折腰, 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
的高尚情操。但又包含了消极遁世的因素。
(可为学生介绍一下“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同时也可补充一些陶渊明的诗。)
(三)理清文章线索、结构:
1全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明确:全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 分别写了发现桃源的经过, 在桃源的所见所
闻所历,离开桃源后再寻桃源的情形,再寻桃花源的情形。
分组讨论,明确、把握叙事线索和故事情节。
?以渔人进出桃花源为线索,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开端,写渔人发现桃花林。
第二部分(第2 . 3段)发展,写渔人进入桃花源的见闻和经历。
第三部分(第4段)结局,写太守派人寻找桃花源未果。
第四部分(第5段)尾声,写桃花源无人问津。
四、 全班齐读课文,尝试着背诵课文。
五、 布置作业:

2•抄写并识记字词、对译课文 2. 3两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 复习上节课内容
当堂小测,抽查重点字词的解释、翻译。
二、 研读课文
全班齐读课文,思考:桃

25.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