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页,共35页。
什么是结核病?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
结核菌可能侵入人体全身各种器官,在机体免疫力下降时,可发生淋巴或血液播散,出现肺外各组织器官的结核病变,但主要侵犯肺脏,称为肺结核病。
第二页,共35页右。一般复治涂阳病人的疗程以8~12个月为宜,MDR-TB病人的疗程可达21个月。
第十五页,共35页。
结核病治疗原则及意义
联用:联合用药的主要目的是发挥药物的累加和协同作用,减少耐药性的发生,减少治疗失败、治愈后复发和MDR-TB的产生。目前主张:
初治病人采用以HRZE为主的4药联合;
一般复治涂阳病人按照药敏试验结果采用5药联合;
MDR-TB病人以5-6种二线药物的联合为妥。
适量:剂量过大,容易产生不良反应且并不提高疗效,还造成药品浪费; 剂量过小,达不到杀菌的作用又影响疗效,并容易产生耐药性。通常情况下,应按照公斤体重用药剂量。
第十六页,共35页。
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指南
第十七页,共35页。
一、机构职责
第十八页,共35页。
教育部门职责——教育行政部门
。要指定专人负责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要把结核病防治工作纳入学校年度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
。定期研究解决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督导检查学校结核病防治措施的落实情况,确保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的有效开展。
第十九页,共35页。
教育部门职责——教育行政部门
。负责与卫生行政部门共同组织开展学校结核病疫情防控工作相关知识的培训。
。配合卫生部门开展学校结核病疫情监控、突发疫情的现场调查和应急处置工作。
第二十页,共35页。
教育部门职责——学校
,校长为学校卫生防病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具体负责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的领导和协调。建立校长、校医(保健教师)、班主任(辅导员)、班级卫生员组成的传染病防控体系,负责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的具体实施。
第二十一页,共35页。
教育部门职责——学校
。学校应将健康教育纳入开设健康教育课。
。
第二十二页,共35页。
教育部门职责——学校
(直接面视下的督导服药)内容:对确诊的传染性肺结核病人实行学生离校休学、教师停课,学校随访跟踪。病人返校必须持现住址县结防机构出具的“无传染性证明”方可返校。非传染性病人在治疗期间可继续上学,但必须在县疾控中心指导下,由学校校医执行直接面视下的督导服药,确保规则用药。病人如未按时服药,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防止病人中断服药;一旦发现病人出现不良反应或中断用药等情况,及时报告上级主管医师并采取相应措施;组织,督促病人定期复查,协助收集痰标本。
第二十三页,共35页。
二、学校结核病的预防
第二十四页,共35页。
结核病预防
卡介苗接种:
针对未感染者,主要接种对象是新生儿。主要作用是减轻重型儿童结核病的发生,血行播散性以及脑型结核病的发生,保护力有限。
第二十五页,共35页。
结核病主要控制措施
治疗传染源,防止被结核菌的感染。
:主要是发现涂片阳性的肺结核病人。
:主要是治愈涂片阳性肺结核病人。
:治愈菌阴病人和涂阴肺结核病人。
第二十六页,共35页。
健康教育
学校要把结核病防治知识纳入学校卫生课的重要内容。
学校要倡导师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要近距离对周围的人咳嗽、打喷嚏或随地吐痰;合理膳食,加强体育锻炼。
加强教室、宿舍、图书馆、食堂等学习生活场所的通风换气及环境消毒工作。
第二十七页,共35页。
常规体检
学校应将结核病筛查作为学校新生入学体检和每年师生常规体检的必查项目。体检应有学校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经认可的医疗或预防保健机构来承担,并建立学生和教职员工的健康档案,做到及早发现学校中的结核病人。
第二十八页,共35页。
环境消毒
对发生疫情的学校,要加强环境的清扫与消毒的工作。对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的痰液严格进行消毒(按1体积痰液加1∕5体积漂白粉搅拌均匀,消毒2小时);对病例生活、学习、居住的环境定期进行消毒(%-%过氧乙酸溶液或过氧化氢复方空气消毒剂熏蒸或喷雾,也可用紫外线照射消毒);并要加强开窗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流通。对患者使用的被褥等物品要进行晾晒,对居住房间的空调进行必要的清洗。
第二十九页,共35页。
信息保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国家突发公共卫生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的规定,有关结核
预防肺结核p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