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
师:瞧,这三位小挚友已经起先行动了,他们正在收集塑料瓶。想知道他们是谁吗?还是让他们自己来介绍吧。
2. 播放课件。
3. 指名说说,从三位小挚友的介绍中,你知道了什么?
4. 依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生1:小红收集了多少个塑料瓶?
生2:小青收集了多少个塑料瓶?
5. 解决第一个问题——小红收集了多少个塑料瓶?
(1)找一找:要解决“小红收集了多少个塑料瓶”这个数学问题,必需用到哪些数学信息?
(2)读一读:把找到的数学信息和问题连起来读一遍。
(3)试一试:学生动手摆学具,试着列出算式。
(4)算一算:用自己喜爱的方法算出得数。
(5)师小结:原来要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是多少,就要用加法,多了多少就加上多少。
6. 解决其次个问题——小青收集了多少个塑料瓶?
(1)找一找,要解决“小青收集了多少个塑料瓶”这个数学问题,必需用到哪些信息?
(2)学生独立列出算式,同桌探讨、沟通,说说为什么这样列式。
(3)学生汇报。
(4)师小结:哦,要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是多少,要用减法来计算,少了几就减几。
7. 比较两个问题的解答方法,进一步明确比多比少问题的解答思路。
8. 我们为什么要收集塑料瓶呢?听听才智老人是怎么说的。
塑料埋在地下许多年都不会“腐烂”,它会危害庄稼的生长。
三、分层导练,巩固新知
(出示课件)
1. 收集易拉罐。
2. 收集旧电池。
3. 折幸运星。
四、引导总结,强化新知
1. 师:今日这节课,你们觉得快乐吗?你们都学到了哪些数学学问?
2. 学生自由回答。
#729994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比较教案反思3
教学目标
1、经验探究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计算方法的过程,并驾驭计算方法。
2、在老师和同伴的激励下,能主动克服数学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发展初步的语言表达实力和与人合作、沟通的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爱好
1、谈话:今日,老师给你们带来了礼物,看!(出示实物糖球,左手三串,右手两串)。
2、老师举起左手的糖球,提问:老师左手拿着多少个糖球,你是怎么知道的?右手呢?
小结:一串糖球有10个,三串糖球就是3个十,是30,两串糖球是2个十,是20。
二、自主探究,合作沟通
1、教学例题。
提问:看着这些糖球,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可能会提:一共有多少个糖球?左手比右手多多少个?右手比左手少多少个?)
求一共有多少个糖球用什么方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比较教案反思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