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分层培训学分结构指南(2016—2020年)
为完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培训制度,建立符合教师成长规律的、递进式的培训项目和课程体系,规范教师培训机构设计培训项目和课程,科学引导教师有针对性地选择培训项目和课程,专业基础实验实训技能;相关职业背景知识;信息技术应用等。
“学生发展及管理”领域:了解学生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形成的过程及其教育方法;了解中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认知学习特点和规律;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开展多元学习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行为习惯、心理健康和职业意识;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妥善应对突发事件;促进有效的班级经营活动和学生社团建设。
“教学设计及实施”领域:熟悉所在专业学生学习认知特点和技术技能形成的过程及特点;知道任教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熟练运用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方法及策略有效实施教学;指导学生主动学习和技术技能训练,有效调控教学过程,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及氛围,培养学生的职业兴趣、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3)任意选修内容要求。
参训教师可在遵循统一要求的基础上,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研修“专业及课程建设、教学设计及实施、教学反思及研究”、未被选为限定选修的限定选修领域及其他等领域的培训内容。
(4)项目设置要求。
各培训机构及项目承担单位应根据初级培训项目参训对象的需求、培训目标的要求,依据职业教育特点将各领域的主要内容及自主设置的课程内容相结合,设置培训主题,组织专题内容,切实提高参训教师的教育教学技能,促进他们“从新手走向熟练”,成为“会教书,会带班”的合格教师。
第 4 页
。
理论培训占40%,实践培训占60%。
二、中级培训
。
该层次培训主要面向要求把握职业教育相关专业、学科、职业知识体系的本质及思想方法、能有效设计适合自己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深入了解并能积极应对中职学生差异的教师,一般教龄在7—16年之间或具有中级职称。
。
培育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成就感;深入理解专业课程的逻辑体系和本质;优化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能够根据专业和学生自身不同特点实施差异化教育,有效提升教育教学的质量;实现信息技术及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
。
(1)必修内容要求。
“职业道德及法规”领域:深刻认识教师职业的专业性和独特性;严格遵守教育法律法规,认真履行教师职责;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关爱学生,信任学生,尊重差异,重视学生身心健康和认知发展;不断学习新知识,刻苦钻研业务,积极投身教育教学改革,严谨治学,为人师表,教书育人。
(2)限定选修内容要求。
“学生发展及管理”领域:熟悉技术技能人才成长特点,掌握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及规律;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指导学生习得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化职业思想和专业技能培训教育,培养学生创业创新精神,加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积极探索发展性学业评价方式方法。
“教学设计及实施”领域:系统掌握所教专业、课程的知识理论体系、实践体系及课程标准,并有效运用于教学设计及实施;熟练运用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方法有效实施课堂教学和技术技能训练;运用有效的教育策略及艺术优化教学过程;营造良好环境及氛围,激发培养学生职业兴趣、学习兴趣和自信心。运用科学方法检测和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
第 6 页
“专业及课程建设”领域:掌握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的基本理论及方法,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设计培养方案;根据职业教育发展趋势和课程改革要求,有效规划专业课程和校本课程建设,掌握课程开发路径及方法;有效整合利用资源,开发和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创新实训基地教学建设及管理。
(3)任意选修内容要求。
参训教师可在遵循统一要求的基础上,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研修“专业知识及技能、教学反思及研究”、未被选为限定选修的限定选修领域及其他等领域的培训内容。
(4)项目设置要求。
各培训机构及项目承担单位应根据中级培训项目参训对象的需求、培训目标的要求,依据职业教育特点将各领域的主要内容及自主设置的课程内容相结合,设置培训主题,组织专题内容,有效提升参训教师的教育教学策略,促进他们“从熟练走向成熟”,成为“教好书,带好班”的骨干教师。
。
理论培训占45%,实践培训占55%。
三、高级培训
。
该层次培训主要面向要求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艺术、具备指导青年教师的能力、能够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及实验的教师,一般教龄在12年及以上或具有高级职称。
。
培育教师对教育事业的幸福感,避免职业倦怠;开拓教育视野,凝练、总结、反思教学经验,更新教育理念,形成教学风格;具备引领职业学校专业发展、青年教师发展的能力;掌握
中职特教教师分层培训学分结构指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