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自我,实现自我
-----社区服刑人员魏小峰案例
一、基本情况
:魏小峰,性别:男;年龄:33岁;文化程度:初中;
婚姻状况:已婚;
家庭成员:妻子,丁平平,东平县大羊镇东三旺村务农。
犯罪事实矫正措施:
〔一〕迅速建立一支精干的矫正工作小组
一开始我们采用了“保密”原则,即向魏小峰承诺暂时向其家人保密,不深入魏小峰家庭当中,由社区干部担任魏小峰的矫正监督人。由于少了家庭的支持,矫正工作小组显得尤为重要。由司法所长担任总负责人,同时确立一位专业社工担任矫正工作责任人。小组的成员由司法所成员、专业社工、社区干部等多人组成。小组成员各司其职,坚持监督管理与教育帮助相结合,确保矫正工作顺利进行。
〔二〕加强法制教育,纠正错误认知
魏小峰此次犯罪的根本原因在于法律意识淡薄,意气用事。为此,我们加强了对魏小峰的法律常识的教育,指导他学习了《道路交通安全法》、《刑法》等一些重要的法律法规,纠正了他过去思想上的一些错误理解,使其深刻认识到自己过去行为的违法性,也充分认识到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增强了他接受社区矫正的自觉性。
〔三〕注重心理疏导,辅以行为指导
司法所与专业社工运用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等专业知识对魏小峰进行了心理疏导与开导。首先我们帮助他找出了此次犯罪的根本原因,端正他的矫正思想。同时我们本着尊重他、接纳他、关心他的工作理念,多次将魏小峰请来办公室,做其思想工作,劝其放下思想包袱,勇敢面对现实。通过多次接触,魏小峰对我们产生了一定的信赖感,我们及时抓住契机,鼓励魏小峰告别灰色过去,勇敢面对未来。渐渐地,魏小峰终于一点点的从过去的沉沦中走了出来,走出家门,走向社会。
〔四〕以人为本,实施灵活的管理模式
按照社区矫正管理规定,矫正工作人员应当经常对矫正对象进行走访。考虑到
魏小峰的家庭情况的特殊性,我们实施了灵活的管理模式,放弃了正常的家庭走访,变为由魏小峰每月主动到矫正机构来一至两次,及时向工作人员汇报思想及生活状况。这样一来,从根本上缓解了魏小峰害怕家人知道的心理压力,体会到矫正机构对其的人文关心,感化并触动魏小峰更积极主动地接受社区矫正。事实证明效果良好,一直以来,魏小峰能够严格遵守社区矫正各项规定,表现主动积极。
〔五〕结合实际,及时调整矫正方案与措施,充分稳固矫正成果
通过一段时间的思想教育、心理疏导和行为指导后,魏小峰精神状态有了很大的改观。随后我们就将矫正工作的重点放到了对魏小峰的就业引导与扶持上。通过交流与沟通,我们及时了解到魏小峰随着心理上的解脱,也有了求职的愿望,但由于种种原因显得信心不足。而原来的产品推销由于中间停顿,失去了一部分客户,难以再操旧业。针对魏小峰的实际情况,我们经常到劳动保障部门查找合适的空岗职位,向魏小峰推荐。后来通过交流,得知魏小峰想开饭店,我们又千方百计找来一些饭店转让及闲置店面房的信息提供应魏小峰,希望给魏小峰的就业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鼓励魏小峰再就业。
七、效果评价
通过司法所及社工中心等多部门的协同合作,魏小峰的矫正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具体表现在:
〔一〕深刻认识过去,坦然面对家人
通过矫正工作人员的劝慰及开导,魏小峰充分认识到了自己以前的犯罪危害性,认罪悔罪表现强烈。同时,在矫正工作人员的鼓励下,魏小峰在一个适当的时机鼓足勇气主
大羊司法所社区矫正个案案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