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苏轼?〔宋代〕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秋凉 一作:新凉)
世上万事恍如一场大梦,人生经验了几度新凉的秋天?到了晚上,风吹动树叶发出的声音,响彻回廊里,看看自己,愁思爬上了眉头,鬓边生出了白发。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酒并非好酒,常因客少发愁,月亮虽明,却多被云层遮住。在这中秋之夜,谁能够和我共同观赏这奇妙的月光?我只能拿起酒杯,凄然望着北方。
2、峨眉山月歌
李白?〔唐代〕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半轮明月高高悬挂在峨眉山前,青衣江清澈的水面倒映着月影。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夜间乘船动身,离开清溪直奔三峡。想你却难相见,只能恋恋不舍顺江去向渝州。
3、月夜 / 夜月
刘方平?〔唐代〕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夜静更深,朦胧的斜月撒下点点清辉,映照着家家户户。夜空中,北斗星和南斗星都已横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今夜出乎意料的感觉到了初春暖意,还听得春虫叫声穿透绿色窗纱。
有关经典的古诗背诵3
1、殿前欢·对菊自叹
张养浩?〔元代〕
可怜秋,一帘疏雨暗西楼,黄花零落重阳后,减尽风流。对黄花人自羞,花照旧,人比黄花瘦。问花不语,花替人愁。
此曲所要描写的不是菊的高洁,而是作者对自己生存状态的喟叹。重阳过后,菊花零落,作者面对零落的菊花,不禁以物拟我,而且自觉比菊还要惭愧三分。此曲赞扬了菊花不畏风霜的坚毅品行。此曲词明白如话,表现曲的“贵浅显”的特色。它宛转相生,一波三折,一层深化一层,“问花不语,花替人愁。
张养浩之所以写“对菊自叹”,其实还有另一层深意。菊花是陶渊明的最爱,陶渊明常常对菊咏叹,表明心迹。张养浩选用菊花,自然是说自己也想如陶渊明一样,成为一个不问世事的隐居者。往日的宦海风波已成过去,鸟儿返林、鱼儿纵渊,那时的陶公何等满意,张养浩也想成为另一个陶公,过着池鱼在故渊的生活。
《对菊自叹》是一首寓情于物、借景抒怀的曲子。作者看到菊花遭到秋雨,黄花零落,减尽风流。自己也精神颓唐,瘦过黄花。怜花正是自怜,作者借菊自叹,乃是对自己政治上失节的懊悔。
2、咏菊
白居易?〔唐代〕
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
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初降的霜轻轻的附着在瓦上,芭蕉和荷花无法耐住寒冷,或折断,或歪斜,惟有那东边篱笆旁边的菊花,在寒冷中傲然而立,金粟般的花蕊初开让早晨更多了一丝芳香。
夜里寒霜袭来,原来就残缺的芭蕉和和残荷看起来更加不堪。只有篱笆边的菊花,金黄色的花朵在早晨的阳光下看起来更加明丽。用霜降之时,芭蕉的新折和荷叶的残败来反衬东篱菊的清绝耐寒。此诗赞许菊花凌寒的品行。
整诗是借咏菊之耐寒傲冷逸芳香亮霜景,自况言志的。
3、诉衷情·芙蓉金菊斗馨香
晏殊?〔宋代〕
芙蓉金菊斗馨香。天气欲重阳。远村秋色如画,红树间疏黄。
有关古代经典的古诗背诵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