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高校企业协同创新模式选择研究.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高校企业协同创新模式选择研究.doc高校企业协同创新模式选择研究摘要:联合决策是校企合作的基础与条件。在联合决策的基础上开展校企协同创新工作, 有利于加快高校人才培养机制改革步伐, 有利于为企业提供高素质人才队伍。文章提出了研发带动型、实体融合型、智力合作型、订单融入型、借船出海型协同创新模式, 并从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四个方面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合作策略, 从而为校企合作模式的选择提供了参考。关键词:联合决策;高校- 企业协同创新模式;策略中图分类号: C9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913X ( 2015 ) 08-0280-02 高校与企业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两大主体。寻求校企合作的最佳模式是推动经济改革、完善教育体系、加快人才建设的有效途径。校企协同创新模式旨在根据高校、企业的特点强强联合, 快速占领市场、技术、人力资源的制高点,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及教育改革鏖战。一、校企协同创新模式的主要类型(一)研发带动型研发带动型, 即校企合资, 召集企业技术人员、高校研究人员通过有针对性的科研活动, 开发出具有创新性的产品, 从而实现经济效益。一方面, 以产品研发为校企合作的纽带与桥梁, 以应用产品带动生产过程相关的专业化教学, 实施“跟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某一高校与公司合作开发某一种新产品并实现批量生产, 就可为企业创造应有的价值, 高校的科研活动也变得有意义。另一方面, 一旦产品研发成功, 公司将投入更多的资金在新产品的研发和培训基地上, 对构建专业一体化、产学研一体化研发基地具有重要作用。由此, 研发基地具有了开发、研发新产品, 培训使用、维护、创新工艺技艺的功能, 高校学生不仅能到基地进行应有的技能训练, 还能在毕业后深入该产品企业, 为企业提供一条龙的技术服务。所以研发带动型协同创新模式对助推产业集群技术升级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二)实体融合型实体融合型, 即校企在资金、技术、人力资源等方面深度融合, 以特训班、特选班等形式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转型发展同步。首先, 高校先后与当地企业或国内外知名企业进行合作, 围绕文、理、工等专业开设特训班, 为实现校企联动发展奠定基础。其次, 校企双方共同分析当前产业发展形势及对人才需求做出合理预测, 研究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招生计划, 高校负责招生、教学管理、专业课教学等工作, 分批次、有重点地落实人才培养方案。再次, 企业开放车间、实验室定期接受高校学生的定岗实训, 且选派专业技术人员对学生进行专业指导, 并按相应标准给予学生一定的薪酬回报。(三)智力合作型智力合作型, 即高校与国有大中型企业开展智力优势资源合作, 在合作中提升各自内涵,共同打造符合地方发展的支柱型产业及专业品牌。一是高校各专业积极与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 根据企业的发展特点及人才需求,积极引进优势智力资源,使企业参与高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改革、教材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从而实现“引进来、走出去”战略目标。二是校企共同组建教师团队, 开发省级、国家级精品专业, 开展教改综合试点, 完善专业教学的发展。三是遴选示范性高职院校、普通高等院校, 组建高校联盟, 校企合作提升到联合办学, 构建课岗一体、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四)订单融入型订单融入型, 即推动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机制, 零距离培养行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队伍。一方面,

高校企业协同创新模式选择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ying_zhiguo03
  • 文件大小52 KB
  • 时间2016-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