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定稿)高二下历史月考试卷.docx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定稿)高二下历史月考试卷.docx2022— 2022 年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月考试卷
(命题:祝华清 审题:徐玉宝 徐芳 试卷总分: 100 分 考试时间: 90 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变 B .外交上开始出现制度性变化
C.力图摆脱不平等条约的约束 D .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13、清末某爱国人士在给好友的信中说; “新约规定,天旋地转” 。因为这个条约
输此巨款,设机造货,夺我生产” 。此信中的“新约”签于( )
A 鸦片战争之后 B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甲午中日战争之后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

“敲骨吸髓,
14.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夕,有些西方人士认为中国拥有一定的军备优势, “毫无疑问的是日本
必然最后被彻底粉碎” 。他们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中国
A.已完成对军队的西式改革 B .近代化努力收到较大成效
C 集权制度有利于作战指挥 D .能获得更广泛的外部援助
年,清政府设立资政院“以立议院基础” 。资政院议员部分由皇帝钦定,部分由选举产生。其职
责包括议决国家军政大事、审议财政预算和修订法律等,议决事项须“具奏,恭候圣裁” 。此次
改革( )
A.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 B .加强了皇帝个人的独裁统治
C. 实践了英国式君主立宪制 D .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16.武昌起义后全国有 15 省先后宣布独立,各省先后担任最高军政长官(都督)者背景不尽相
同,其中新军将领 13 人,革命党 5 人,咨议局议长 3 人,巡抚 3 人,布政使 1 人,提督 1 人,
督练公所总参议 1 人。据此可知辛亥革命( )
A .具有广泛社会基础 B .具有明显的妥协性
C .属于资产阶级革命 D .属于自上而下的革命
17. 1898 年 5 月,康有为曾在《列国政要比较表》中列举各国土地、人口、学校、商务、铁路、
电线等十三种数据统计,并将这些外国资料与中国的状况一一比较,指出中国“事事远逊人” 。其主要意图是
A.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B .培养国人国际视野
C.激发改革图强意识 D .揭示中国落后根源
18、据载:辛亥革命后,有人翻译一本书名叫《平民政治》 ,但现在却准备移名为《共和政治》
后再出版;《国粹学报》过去一段时间销路不畅,但最近改名《共和杂志》 ,重新变得抢手。 ”
A 民权高度发达 B 帝制基础被铲除
C 传统文化被废除 D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19. 1919 年 5 月上旬,北京爆发学生运动的消息传到天津,天津各界纷纷成立了救国十人团,
其规章中规定: “提倡国货,宁死不买仇人的货物” 。抵制日货也成为学生演讲的主要内容,
其后天津总商会也参与了抵制日货运动。这反映出
A.天津逐步成为五四运动的中心 B .抵制日货是运动的主要目标
C.五四运动是全国性的革命运动 D .五四运动具有广泛群众基础
20 对“五四”集会游行示威,梁漱溟评价说: “纵然曹张罪大恶极,在罪名未成立时,他仍有他
的自由。我们纵然是爱国急公的行为,也不能侵犯他,加暴

(定稿)高二下历史月考试卷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大于振
  • 文件大小76 KB
  • 时间2022-01-25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