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脑血管疾病是当今世界上威胁人类最严重(yánzhòng)的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已超过肿瘤而跃居世界第一。心脏病和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也是我国首位死亡原因。
目前,全球有高血压患者6亿人,高血压患病率约10%。
第1页/共45
则应定期检查肾功能
腿脚浮肿
夜尿增多
腰痛不适
第17页/共45页
第十七页,共45页。
高血压合并(hébìng)糖尿病
第18页/共45页
第十八页,共45页。
高血压与糖尿病并存(bìnɡ cún)危害更大
高血压
糖尿病
危害
危害
1+1>2
第19页/共45页
第十九页,共45页。
如何(rúhé)延缓心、脑、肾并发症的发生呢?
血压(xuèyā)要达标!
血糖要达标!
降压和降糖同等(tóngděng)重要
第20页/共45页
第二十页,共45页。
高血压合并(hébìng)高血脂
第21页/共45页
第二十一页,共45页。
高血脂不只影响(yǐngxiǎng)脂代谢
脂代谢(dàixiè)系统
糖代谢(dàixiè)系统
血压控制系统
脂肪堆积
破坏
第22页/共45页
第二十二页,共45页。
心脑血管疾病急性发作常见不适(bùshì)症状
第23页/共45页
第二十三页,共45页。
(一)心绞痛
心绞痛是由心肌暂时缺血、缺氧所引起的,主要特征是:前胸部阵发性的、像是压了千斤重的东西一样,憋闷、气不容易上来的很难受的感觉。感觉主要位于胸骨后部,可放射到前胸部、左胳膊,甚至是可以放射到左胳肢窝下到左小指的连线(lián xiàn)位置,症状可以持续好几分钟,通常平静的休息一下或者马上在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会很快缓解。
第24页/共45页
第二十四页,共45页。
典型的心绞痛发作(fāzuò)的特点
1、部位:大都在胸骨后或胸部的心前区。
2、范围:疼痛的范围往往是一片,患者可以用手比划出一个大概部位而不能指出(zhǐ chū)确切部位。
3、疼痛的性质:通常是一种钝痛、烧灼样的疼痛,有时不是疼痛的感觉,而是一种难以描述的不舒适感觉,胸部闷、憋、堵、胀、发热等。
第25页/共45页
第二十五页,共45页。
4、疼痛(téngtòng)放射:心绞痛时往往不仅仅是胸部疼痛(téngtòng),还常放射到肩膀、胳膊的上半部分、脖子或者脊背。以放射到左肩或左胳膊,从左胳膊内侧到达左小指和无名指这一个范围的比较多见。
5、疼痛(téngtòng)起始:心绞痛是由暂时的缺血和缺氧缓慢开始的,起初疼痛(téngtòng)比较轻,过了几分钟以后达到疼痛(téngtòng)的高峰。
6、疼痛(téngtòng)持续时间:典型的心绞痛的时间常常为3-5分钟,很少超过10-15分钟,一般心肌梗死前的心绞痛持续时间会比较长。
第26页/共45页
第二十六页,共45页。
7、疼痛的诱因:心绞痛患者一般都是40岁以上男性(nánxìng),疲劳、情绪激动、受凉、阴雨天气、吃饭吃得过多常常是诱发心绞痛的原因。
8、疼痛的缓解:由体力活动引起的心绞痛,停止活动后,几分钟内疼痛就会消失。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可以起到明显的缓解作用。
9、体位对疼痛的影响:心绞痛患者发作时建议站着或者坐着。因为平躺后,腿部的血液回到心脏的就多了,心脏的负担加重了,病人会感到更加的疼痛或难受。
第27页/共45页
第二十七页,共45页。
(二)心肌梗死(xīn jī ɡěnɡ sǐ)
持续而严重(yánzhòng)的心肌缺血,可以造成部分心肌急性坏死。急性心肌梗塞是导致猝死的第一杀手,它发病迅速、致死率高、常发生在看似健康人的身上。急性心梗一般没有先兆症状,病人突然胸前区剧烈疼痛、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并伴有胸闷、喘不上气、全身无力等严重(yánzhòng)的症状,持续时间比较长(常大于半个小时),恐惧甚至会有濒死感,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治疗不缓解,如果此时测量血压,会发现血压下降、心率增快。
第28页/共45页
第二十八页,共45页。
心梗的发作(fāzuò)特点
1、疼痛程度:病人(bìngrén)心前区的疼痛比心绞痛要剧烈的多,并伴有大汗、面色苍白、喘不上气,甚至有濒死的感觉。
2、持续时间:持续时间更为长久,常常大于半个小时。
3、疼痛缓解:休息、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不能缓解。
第29页/共45页
第二十九页,共45页。
(三)脑中风的特点(tèdiǎn)
中风虽来势急骤,但在发病之前(zhīqián),也是有一个病理演变过程的,其中有一个脑循环轻度失调,但又可以恢复的阶段,临床上表现为各种先兆症状,常在中风发生前几分钟至几天内出现。
第30页/共45页
心脑血管疾病急性发作的初步急救学习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