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暨《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资料管理规程》(DB11/383-2006)学习研讨会
目录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资料
生活区管理
现场、料具管理
绿色施工(环境保护)
脚手架
安全防护
施工用电
塔吊、起重吊装
机械安全
保卫消防
其他现场管理
《工程概况表》是对工程基本情况的简要描述,应包括工程的基本信息、相关单位情况和主要安全管理人员情况。
项目经理部应根据项目施工特点,对作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重大危险源进行识别和评价,确定重大危险源控制措施,并按照表AQ-C1-2的要求进行记录,每张表格只能记录一种重大危险源。
(1)项目经理部应当制定具体应急预案,并对施工现场及周边环境开展隐患排查,及时采取措施消除隐患,防止发生突发事件。
(2)项目经理部应对重大危险源登记建档,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并制定应急预案,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
登记建档应当包括重大危险源的名称、地点、性质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等内容。
一、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资料
(表AQ-C1-1)
(表AQ-C1-2)
(3)危险源辩识
项目经理部应成立由项目经理任组长的危险源辩识评价小组,在工程开工前由危险源辩识评价小组对施工现场的主要和关键工序中的危险因素进行辩识。
(4)危险源分类
建筑施工项目的危险源大概可分为以下几类: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触电、坍塌、机械伤害、起重伤害、中毒和窒息、火灾和爆炸、车辆伤害、粉尘、噪声、灼烫、其他等。
施工现场内的危险源主要与施工部位、分部分项(工序)工程、施工装置(设施、机械)及物质有关。如:脚手架、模板支撑体系、起重吊装、电动葫芦、基坑(槽)施工,局部结构工程或临时建筑(工棚、围墙等)失稳,造成坍塌、倒塌意外;高度大于2m的作业面(包括高空、洞口、临边作业),因安全防护设施不符合或无防护设施、人员未配备劳动保护用品造成人员踏空、滑倒、失稳等意外;焊接、金属切割、冲击钻孔等施工及各种施工电器设备的安全保护(如:漏电保护、绝缘、接地保护等)不符合,造成人员触电、局部火灾等意外;工程材料、构件及设备的堆放与搬(吊)运等发生高空坠落、堆放散落、撞击人员等意外;人工挖孔桩(井)、防水作业(油漆)及粘贴等因通风排气不畅造成人员窒息或气体中毒;施工用易燃易爆化学物品临时存放或使用不符合、防护不到位,造成火灾或人员中毒意外;工地饮食因卫生不符合,造成集体食物中毒或疾病。
(5)危险源识别
在对危险源进行识别时应充分考虑正常、异常、紧急三种状态以及过去、现在、将来三种时态。主要从以下作业活动进行辩识:施工准备、施工阶段、关键工序、工地地址、工地内平面布局、建筑物构造、所使用的机械设备装置、有害作业部位(粉尘、毒物、噪音、振动、高低温)、各项制度(女工劳动保护、体力劳动强度等)、生活设施和应急、外出工作人员和外来工作人员。重点放在工程施工的基础、主体、装饰、装修阶段及危险品的控制及影响上,并考虑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特种作业人员、危险设施、经常接触有毒、有害物质的作业活动和情况;具有易燃、易爆特性的作业活动和情况;具有职业性健康伤害、损害的作业活动和情况;曾经发生或行业内经常发生事故的作业活动和情况。
(6)风险评价
风险评价是评估危险源所带来的风险大小及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的全过程,根据评价的结果对风险进行分级,按不同级别的风险有针对性地采取风险控制措施。
安全风险的大小可采用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的乘积来衡量。见《风险的评价分级确定表》
《风险的评价分级确定表》
后果
可
能
性
1
2
3
4
5
A
低
低
低
中
高
B
低
低
中
高
极高
C
低
中
高
极高
极高
D
中
高
高
极高
极高
E
高
高
极高
极高
极高
(7)风险控制
极高:作为重点的控制对象,制订方案实施控制。
高:直至风险降低后才能开始工作。为降低风险有时必须配备大量资源。当风险涉及正在进行中的工作时,应采取应急措施。在方案和规章制度中制订控制办法,并对其实施控制。
中:应努力降低风险,但应仔细测定并限定预防成本,在规章制度内进行预防和控制。
低:是指风险减低到合理可行的,最低水平不需要另外的控制措施,应考虑投资效果更佳的解决方案或不增加额外成本的改进措施,需要监测来确保控制措施得以维持。
项目经理部应根据建设工程施工的特点、范围,对施工现场易发生重大事故的部位、环节进行监控,制定施工现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实行施工总承包的,由总承包单位统一组织编制建设工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工程总承包单位和分包单位按照应急救援预案,各自建立应急救援组织或者配
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暨《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资料管理规程》(DB11383-2006)学习研讨会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