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醉翁亭记
释以下加点字的含义。〔4分〕
〔1〕此那么岳阳楼之大观也〔 〕
〔2〕百废具兴〔 〕
〔3〕那么有去国 怀乡〔 〕
〔 4〕 至假设春和景 明〔 _____〕
10. 用现代汉语译下面的句子,
〔1〕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2〕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11. 以下对文章内容分析不当的一项为哪一项〔 〕
A. 第②段“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采用对偶手法,描写了山间变幻多姿的早晚景物,两幅画面比照鲜明。
B. 第③段〞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既照应了首段太守“饮少辄醉〞,也凸显了作者政治失意、仕途坎坷的内心抑郁和苦闷。
C. 本文除第①段外,每段开头都用领起词语引出下文。从〞假设夫〞到“至于〞到“已而〞,展开了从景物到游乐到归来的一幅幅画卷。
D. 这篇文辞优美的山水游记,通过醉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四个画面,展现了太守与民同乐的美好场景。
B
12. 课文中的“环滁皆山也〞,在作者初稿中表述为下面链接材料的内容。请联系课文第①段,分析者这样修改的原因。
【链接材料】环滁四面皆山,东有乌龙山,西有大丰山,南有花山,北有白米山。
文“环滁皆山也〞一句言简意丰,已经写尽了滁州群山
环抱的地理形势;
链接材料中所写的另外几座山与课文写的琅琊山无关,
可以省去。
二〕阅读下面﹝甲﹞﹝乙﹞文言文,完成12—15题。〔12分〕
﹝甲﹞予观夫巴陵胜状,.......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节选自?岳阳楼记?〕
﹝乙﹞假设夫日出而林霏开,.......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节选自?醉翁亭记?〕
12.解释以下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分〕
〔1〕朝晖夕阴 晖:
〔2〕佳木秀而繁阴 秀:
13.下面三项中“之〞的用法与“山间之朝暮也〞一样的一项为哪一项〔 〕〔2分〕
①子墨子闻之〔?公输?墨子〕
②介胄之士不拜。〔?细柳营?司马迁〕
③吾妻之美我者。〔?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14.翻译以下句子:〔4分〕
〔1〕此那么岳阳楼之大观也
〔2〕云归而岩穴暝
15.请分别从〔甲〕〔乙〕两文中摘出反响观景感触的两个句子,并分析两文所写的景物有哪些不同?〔4分〕
观景感触:〔甲〕 ,〔乙〕 .
写景的不同点: 。
此那么岳阳楼之大观也
〔或前人之述备矣〕
而乐亦无穷也
①﹝甲﹞写水景,﹝乙﹞写山景
②﹝甲﹞写朝暮之景,﹝乙﹞既写了朝暮之景又写四季之景
③﹝甲﹞写景突出阔大壮观,﹝乙﹞写景注重秀美多变。
19. 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一样的一项为哪一项〔 〕
A.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而乐亦无穷也
B. 假设夫霪雨霏霏 日出而林霏开
C. 名之者谁 不能名其一处也
D. 临溪而渔 而不知人之乐
20.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1. 以下对文章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A. 文章第一段介绍醉翁亭所在,由面到点,先“环滁〞再“西南〞,望“琅琊〞闻“水声〞,用“回〞字“转〞字,引出亭子,层层衬托,突出醉翁亭之美。
B. 文章第二段将“山水之乐〞具体化。描写山间朝暮变化和四季不同风光,突出流连山中美景的无究乐趣。
C. 文章能过描绘游人之乐,宴酣之乐,禽鸟之乐,以此衬托太守的孤芳自赏。
D. 全文连用二十一个“世〞,形成一唱三叹的吟咏句调,读起来抑扬顿挫,铿锵悦耳。
22. 文中把“醉〞与“乐〞联系起来的是哪一句?这句话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在文章中起画龙点睛勾画出全文主旨的作用,且是全文展开的线索。
〔1〕名之者谁 〔 〕
〔2〕佳木秀而繁阴 〔 〕
〔 〕
之景不同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于树 于舅家见之
温故而知新
其乐 其如土石何
。〔4分〕
(1)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2)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中的“乐〞与范仲淹?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
2018醉翁亭记中考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