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z
1、20世纪后期教育改革和开展的特点。
①终身化 ②全民化 ③化 ④多元化 ⑤技术的现代化 ⑥全球化 ⑦信息②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本体性知识】
③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
④必备的教育学科知识【条件性知识】
⑤丰富的实践知识
〔3〕教师的能力素养
①语言表达能力
②组织管理能力
③组织教育教学能力
④自我反思和自我调控的能力【较高的教育机智】
此外,教师还应该具备教育科研能力、学习能力、观察学生的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
〔4〕职业心理安康
①高尚的师德
②愉悦的情感
③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教师完善人格的一个重要标志〕
④安康的人格
18、教师专业开展的容。
①专业理想的建立
②专业态度和动机的完善
③专业知识的拓展与深化
④专业能力的提高
⑤教师的专业人格
⑥专业自我的形成
19、教师专业开展的途径。
①师教育
②入职培训
③在职培训
④自我教育
20、教师专业化的实现。
〔1〕国家和政府:①加强教师的教育
-
. z
②制定法律法规
③提供经济保障
〔2〕教师个人:①善于学习 ②恒于研究
③勤与反思 ④勇于实践
21、现代学生观。
〔1〕学生是开展中的人,要用开展的观点认识学生
①学生的身心开展是有规律的
②学生具有巨大的开展潜能
③学生是处于开展过程中的人
④学生的开展是全面的开展
〔2〕学生是独特的人
①学生是完整的人
②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
③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①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③学生是责权主体
22、良好师生关系建立的途径与方法。
〔1〕教师方面
①了解和研究学生
②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③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
④热爱、尊重学生,公平对待学生
⑤发扬教育
⑥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
⑦正确处理师生矛盾
⑧提高法制意识,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⑨加强师德建立,纯化师生关系
〔2〕学生方面
①正确认识自己
②正确认识教师
〔3〕环境方面
①加强校园文化建立,确保校园文化的相对独立性、完整性和纯洁性
②加强学风教育
23、理想师生关系〔我国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
①人际关系:尊师爱生
②社会关系:平等
③教育关系:教学相长
④心理关系:心理相容
24、课程的分类〔课程的类型〕
固有属性: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
组织方式: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
学习要求: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
-
. z
管理主体: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课程任务:根底课程、拓展型课程与研究型课程
表现形式: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25、教学的一般任务。【德、智、体、美、双基】
①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根底知识和根本技能
②开展学生智能,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③开展学生体能,提高学生身心安康水平
④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⑤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个性心理特征,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26、教学过程的根本规律〔根本特点〕。
〔1〕间接经历与直接经历相结合〔间接性规律〕
①以间接经历为主是教学活动的主要特点
②学生学习间接经历要以直接经历为根底
③贯彻直接经历与间接经历相统一的规律,要防止两种倾向
〔2〕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双边性规律〕
①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②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能动性
③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④贯彻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要防止两种倾向
〔3〕掌握知识和开展智力相统一〔开展性规律〕
①知识和智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区别〕
②传授知识与开展智力二者是相互统一和相互促进的〔联系〕
③要使知识的掌握真正促进智力的开展是有条件的
④贯彻掌握知识和开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要防止两种倾向
〔4〕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教育性规律〕
①知识是思想品德形成的根底
②思想品德的提高为学生积极地学习知识提供动力
③贯彻传授知识和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时,必须注意的问题
27、教学过程的阶段〔学生认识的根本阶段〕。
特岗教师考试主观题总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