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青霉素提取工艺.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青霉素提取工艺.doc青霉素的提取工艺
青霉素(Benzylpenicillin / Penicillin )又被称为青霉素 G、peillin G、 盘尼西林、配尼西 林、青霉素钠、苄青霉素钠、青霉素钾、苄青霉素钾。青霉素是抗菌素的一种,是指从青霉 菌培养液产物,去除大部分 杂质,利于后续的分离纯化过程,是进行分离纯化的第一个工序。
发酵液在萃取之前需预处理,可在发酵液加少量絮凝剂沉淀蛋白(比如明矾) ,或者调 解发酵液 pH 至蛋白质的等电点以沉淀蛋白,然后经真空转鼓过滤(以负压作过滤推动力) 或板框过滤 (浮液用泵送入滤机的每个密闭的滤室, 在工作压力的作用下, 滤液透过滤膜或 其它滤材,经出液口排出,滤渣则留在框内形成滤饼,从而达到固液分离目的) ,除掉菌丝 体及部分蛋白。青霉素在常温下易降解,因而发酵液及滤液应冷至 10 C以下,过滤收率一
般 90%左右。
(1) 菌丝体粗长 10 um,采用鼓式真空过滤机过滤,滤渣形成紧密饼状,容易从滤布 上刮下。-,-%。需要进一步除去蛋白质。
(2) 改善过滤和除去蛋白质的措施:硫酸调节 -,%溴代十五烷吡啶 PPB, %硅藻土为助滤剂。再通过板框式过滤机。滤液澄清透明,进行萃取。
青霉素的提取采用溶媒萃取法。这是利用抗生素在不同的 pH 值条件下以不同的化学 状态(游离态酸或盐)存在时, 在水及水互不相溶的溶媒中溶解度不同的特性,使抗生素从 一种液相(如发酵滤液) 转移到另一种液相 (如有机溶媒) 中去,以达到浓缩和提纯的目的。
青霉素分子结构中有一个酸性基团 (羧基),青霉素的pKa=2. 75,所以将青霉素 G的水溶液 酸化至 pH2.0 左右,青霉素即成游离酸。 这种青霉素酸在水中溶解度很小, 但易溶于醇类、 酮类、醚类和酯类,利用这一特性,工业上可用溶媒萃取法从发酵液中分离并提纯青霉素。
在酸性条件下青霉素转入有机溶媒中,调节 pH 至 左右,再转入中性水相,反复几次萃 取,即可提纯浓缩。选择对青霉素分配系数高的有机溶剂。工业上通常用醋酸丁酯和戊酯。
萃取 2-3次。 从发酵液萃取到乙酸丁酯时, pH 选择 -,从乙酸丁酯反萃到水相时, pH 选择 -。发酵滤液与乙酸丁酯的体积比为 -,即一次浓缩倍数为 -。为了避
免 pH 波动,采用硫酸盐、 碳酸盐缓冲液进行反萃。 发酵液与溶剂比例为 3-4 。几次萃取后, 浓缩 10 倍,浓度几乎达到结晶要求。萃取总收率在 85%左右。
所得滤液多采用二次萃取,用 10%~,加入醋酸丁酯,用量为滤液体积
的三分之一,反萃取时常用碳酸氢钠溶液调 ~。在一次丁酯萃取时,由于滤液含有
大量蛋白, 通常加入破乳剂防止乳化。 第一次萃取, 存在蛋白质, 加 -%乳化剂 PPB。 萃取条件:为减少青霉素降解,整个萃取过程应在低温下进行 (10 C以下)。萃取罐冷冻盐
水冷却。
在萃取过程中,青霉素的降解受温度、酸度影响很大 , 这是决定操作工艺条件的主要因
素,许多学者对其进行了研究 ,已详细考察了不同 pH条件下水溶液的温度对青霉素降解
半衰期

青霉素提取工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sjj
  • 文件大小174 KB
  • 时间2022-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