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发言稿
我今天讲美育问题,一共讲三个问题.
第一,美育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二,美育从多方面进步人的文化素质和文化品格;第三,美育和人生境界.
这三个问题都是谈我个人的意见和看法,遵守红绿灯这个标准。可是在我们北大的西校门,每天都看到人闯红灯,汽车闯红灯、自行车闯红灯、行人闯红灯。所以有人说,在国外城市被汽车轧死的人里,中国人最多。为什么呢,因为中国人在中国闯惯了红灯,到了国外他也闯红灯,结果国外的汽车不管你呀,开过来就把你轧死了。在学校里,我们也常常看到缺乏起码的标准。老师来了,有的学生看你一眼,理也不理你,他也不站起来跟你打个招呼。我们隔壁有的国家,譬如像韩国,过去受中国的儒家思想影响,如今当然也受到破坏,但有些保存得比我们还要好。韩国的学生不能当着老师的面喝酒,他喝酒要转过身去,也不能当着老师面抽烟。不光是学生和老师,只要是年龄相差10岁的,他都不能在你面前抽烟,这是一种礼貌。校园里,学生看到校长都要鞠躬,打招呼。我们的学校里,我好象没有看到过,没有看到见了校长鞠个躬的。有一次我们请中央美院的靳尚谊校长做报告,报告做完了,还没有散会,靳尚谊还没有走,坐在中间的几个学生站起来就要走。我跟他们说,你们坐下行不行,,失序、失范、失礼。
我再讲个故事,一次我在北大看到有些人在排队,不知买什么东西,有个学生跑到前面去,后面有个年岁长一点的人就批评他,说你这个同学怎么这样,你是大学生嘛,,他说“我还是个人”,他说他还是个人,我听了真不懂这是什么意思,你是人是什么意思呀?你是人就可以不排队?人家说你是大学生是抬高你,大学生应该更有文化,更有教养,结果他答复说,我还是个人,他心目中人就可以只为自己,不要任何标准了。
德育确实非常重要,所以如今从中央、教育部都强调要加强德育。我们社会上很多问题,就是思想品德方面的问题。
刚刚讲的是德育,而美育主要着眼保持作为个体的人本身精神的平衡、和和谐安康。美育使人的情感具有一种文明的内容,,要使它沟通,使人的感性和理性协调开展,塑造一种健全的人格。
大家知道席勒写过一本美育书简,在这本书简里他提出一个问题,就是人的感性和理性的分裂,感性脱离了理性,理性脱离了感性。感性脱离了理性会逐渐变成一种动物性的东西,而理性脱离了感性,会变成一种僵死的、限制人的生命活泼开展的一种东西。而美育可以使这两方面沟通,使它们得到和谐的开展,这样就能塑造一种健全的人格。这一点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显得重要。为什么呢,因为在现代社会中,物质的、技术的、功利的追求占了统治的地位。追求功利,追求物质利益,竞争日趋剧烈,精神压力不断增大,很容易使人的内心生活失去平衡,产生各种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
如今根据一些城市的调查,有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的人越来越多,大学生里也有,譬如我们北大、清华每年都有这种情况,当然是少数的,但几乎每年都有。因为承受不了一种压力,或者受到一种挫折,跳楼呀、,到了北大或者清华,因为尖子生集中到一起,一比较,他下来了,他就感到承受不了,就跳楼了。
据调查,我国高校学生的心理障碍发生率,%%.又有资料显示,我国3亿青少年人群中,15%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包括强迫症、人际关系敏感、偏执、压抑、敌意和焦虑等等。要缓解这种情况,当然一方面要加强道德教育,,甚至进入你无意识的层面。因为有时候这个人不快乐,不痛快,他自己也感觉不到,说不出道理来。他就是感觉不痛快,很烦燥,不是一种很有意识的东西。光跟他讲道理,解决不了他的问题,必须对他进展熏陶,对精神一些更深的层面要有影响.
我们讲德育是标准人和人的关系,美育也涉及到人和人的关系。美育是保持个体精神的和谐,但也涉及到人和人的关系。它是通过维护每个个人的精神和谐,来维护人际关系的和谐。这就是先秦时候的荀子说过的,“乐”的作用使人的血气平和,从而到达家庭和社会的和和谐安定。音乐使你这个人的血气平和,然后你的家庭就能得到一种和谐,整个社会也得到一种和谐。血气的和,进而是家庭的和,进而是整个社会的和。,除了政治方面、经济方面的因素以外,社会心理、,一个球队被罚了一个点球,使得这个球队输了,这个球队的球迷就认为是裁判不公,他就往裁判身上扔瓶子,甚至跑到外
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