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物理学
第1页,本讲稿共30页
总述 物理学
是什么?
即自然知识,注重研究物质、能量、空间、时间
他是最古老的学术之一
是自然科学中最基础的学科之一
第2页,本讲稿共30页
研究流程偏转,从而发现电子质量随速度变化。
第10页,本讲稿共30页
1901年,理查森(O.W.Richardson,1879—1959)发现灼热金属表面的电子发射规律。后经多年实验和理论研究,又对这一定律作进一步修正
1902年,勒纳德从光电效应实验得到光电效应的基本规律:电子的最大速度与光强无关,为爱因斯坦的光量子假说提供实验基础。
1902年,吉布斯出版《统计力学的基本原理》,创立统计系综理论。
1903年,卢瑟福和索迪(F.Soddy,1877一1956)发表元素的嬗变理论
1905年,爱因斯坦(A.Einstein,1879—1955)发表关于布朗运动的论文,并发表光量子假说,解释了光电效应等现象。
第11页,本讲稿共30页
1905年, 朗之万(P.Langevin,1872—1946)发表顺磁性的经典 理论。
1905年, 爱因斯坦发表《关于运动媒质的电动力学》一文,首次提出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原理,发现质能之间的相当性。
1906年, 爱因斯坦发表关于固体热容的量子理论。
1907年, 外斯(P.E.Weiss,1865—1940)发表铁磁性的分子理 论,提出磁畴假设。
1908年, 昂纳斯(H.Kammerlingh—Onnes,1853—1926)液化了最后一种“永久气体”氦。
第12页,本讲稿共30页
1906—1917年,密立根(R.A.Millikan,1868—1953)测单个电子电荷值,前后历经11年,实验方法做过三次改革,做了上千次数据。
1909年,盖革与马斯登(E.Marsden)在卢瑟福的指导下,从实验发现粒子碰撞金属箔产生大角度散射,导致1911年卢瑟福提出有核原子模型的理论。这一理论于1913年为盖革和马斯登的实验所证实。
第13页,本讲稿共30页
1915年,爱因斯坦建立了广义相对论。
1916年,密立根用实验证实了爱因斯坦光电方程。
1916年,爱因斯坦根据量子跃迁概念推出普朗克辐射公式,同时提出了受激辐射理论,后发展
为激光技术的理论基础。
1916年,德拜(P.J.W.Debye,1884—1966)提出X射线粉末衍射法。
1919年,爱丁顿(A.S.Eddington,1882—1944)等人在日食观测中证实了爱因斯坦关于引力
使光线弯曲的预 言。
1919年,阿斯顿(F.W.Aston,1877—1945)发明质谱仪,为同位素的研究提供重要手段。
1919年,卢瑟福首次实现人工核反应。
1919年,巴克豪森(H.G.Barkhausen)发现磁畴。
第14页,本讲稿共30页
1920--1929
1921年,瓦拉塞克发现铁电性。
1922年,斯特恩(O.Stern,1888—1969)与盖拉赫(W.Gerlach,1889—1979)使银原子束穿过非均匀磁场,观测到分立的磁矩,从而证实空间量子化理论。
1923年,康普顿(A.H.Compton,1892—1962)用光子和电子相互碰撞解释X射线散射中波长变长的实验结果,称康普顿效应。
1924年,德布罗意(L.deBroglie,1892—1987)提出微观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的假设。
1924年,玻色(S.Bose,1894—1974)发表光子所服从的统计规律,后经爱因斯坦补充建立了玻色一爱因斯坦统计。
第15页,本讲稿共30页
神奇的物理现象
【日晕】
和彩虹一样,日晕也是高空的太阳光受到潮湿空气(特别是冰晶)折射而形成的。有时环绕太阳的两个甚至更多个圈形或弧形日晕变得极亮,形成所谓的“幻日景象”。月亮和其它亮星,如金星,有时也会有光晕 。
第16页,本讲稿共30页
北极光
【北极光】
在南半球产生的话也称为南极光,太阳风穿
我眼中的物理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