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权县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文本20160112word
word
i / 35
word
县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规划文本
目 录
第一章总如此1
第二章规划原如此与目标3
第三章城市绿地空间结构与指导和保障,强调可操作性与实施性。
5、渐进开展依次推进原如此
从实际出发,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分步实施,循序渐进地推进各类绿地建设。
规划目标
word
word
4 / 35
word
充分利用区内特有的水网、平原、湿地生态特征,建成具有某某特色的城市绿化体系,遵循可持续开展战略,实现资源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原如此,实现城市良性开展,达到国家园林城市标准,将县建成现代文明的工贸、水岸新城。
园林绿化水平:2016年争取达到国家园林城市的标准,2025年达到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2030年达到。
规划指标
表1 县规划绿地建设指标表
2016年〔现状〕
2020年
2025年
2030年
绿地率〔%〕
35
38
40
绿化覆盖率〔%〕
40
43
45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平方米/人〕
14
16
建成区〔km2〕
25
27
29
人口〔万人〕
18
25
第三章 城市绿地空间结构与布局
规划理念
县城市绿地系统结构应在现状约束以与相关规划指引的作用下,实施 “三结合原如此〞,即水-城结合、水-绿结合、水-文结合,树立县城市新形象,打造城市新城区。
规划结构
以县自然人文资源和城市绿化条件为根底,以建立大型湿地、市级公园绿地为重点,通过绿环建设、某某岸线绿化、交通干线绿化,并将多个大型绿地斑块相连,形成“一心、三带、四轴、多节点〞的绿地系统空间结构。
word
word
5 / 35
word
一心:建构城市绿色核心
位于汾溪河、县中部,以新中心区、市民广场、体育公园等为中心形成绿色核心,与市民休闲娱乐生活以与赛龙舟等传统节目严密相连,建成的多功能的绿色核心区。
三带:建构穿越中心区的滨水绿化带
运用水系廊道理念,形成贯穿县东西的三条滨水绿化带,即沿东江南支流、汾溪河以与某某水道绿化带。确定每条河道的特征,为每条河道走廊提供明确的开展方向,即形成现代化的滨水文化带、自然滨水生态带,并结合其周边的滨水绿地、大型公园绿地形成的绿色生态廊道,形成有机高效的绿色系统,为市民创造绿色环境。
四轴:建构穿越城市中心区的道路绿化轴线
是以城内道路绿化为根本骨架,即环城路绿化轴、莞穗大道绿化轴、四环路绿化轴、大道绿化轴,形成“井〞字型道路景观结构关系。
多节点:建构县大型绿地湿地斑块
在县外围,利用河流湿地、大片耕地、绿地等形成大型绿地斑块,形成三大湿地公园、两大田野风光区、一大花卉园艺中心,丰富了自然生态资源类型,对于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心、三带、四轴、多节点〞的绿地系统结局,使县整个城市融入自然绿色之中,形成
word
word
7 / 35
word
“江-河-城-园-田〞的绿地形态空间体系。
规划布局
根据“一心、三带、四轴、多节点〞的城市绿地规划结构,构建各类绿地布局,在规划期中,采取渐进推进与可操作性原如此,逐步改善县的生态绿地环境与人居环境,达到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
表2 各类规划绿地指标一览表
代号
类别
面积〔公顷〕
G1
公园绿地
G2
生产绿地
100
G3
防护绿地
G4
附属绿地
第五章 城市绿地分类规划
公园绿地〔G1〕规划
1、规划原如此
〔1〕根据城市结构形态,合理分布各类公园绿地,形成以环绕水系的带状公园为主骨架,纵横贯穿综合公园、居住区公园、小区游园、街旁绿地与专类公园的科学完善的公园绿地体系网。
〔2〕社区公园是城市公园绿地系统的骨干,规划中均衡布局,满足市民出行的半径需求,表现公园绿化环境的均好性。
〔3〕利用零星用地,见缝插针,灵活布局街坊公园,提升整体公园绿地水平;
word
word
7 / 35
word
〔4〕绿地内容丰富,充分考虑各层次居民的需要,且各具特色。
2、规划要点
〔1〕充分表现水岸新城的特色,做足 “滨江〞、“沿河〞的文章,形成“城在水中,水在城中〞的格局。
〔2〕结合城市建设与空间拓展方向,实施“在新城区以建设大中型公园为主,在老城区以建中小型公园绿地为主〞开展战略。
〔3〕公园建设与人文历史风貌相结合,突出文化特色,保护历史风貌;
〔4〕尽量丰富公园的类型,增加自身特色;
〔5〕公园布局与景观通廊营造相结合,形成良好的城市景观视线;
〔6〕力
民权县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文本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