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 z
标准
"省用水总量控制管理方法"
术语和定义
水生态文明 Water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以科学开展观为指导,遵循人、水、社会和谐开展客观规律,积极改善和
2
-
-
. z
可修编
优化人与水之间的关系,建立有序的水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水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
水生态文明城市 City of water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按照生态学原理,遵循生态平衡的法则和要求,建立满足城市良性循环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生态体系完整,水生态环境优美的城市。
水资源 water resource
可供人类利用,能不断更新的天然淡水。包括地表水资源和地下水资源。地表水资源指由当地降水形成的河流、湖泊、冰川等地表水体中可以逐年更新的动态水量。地下水资源指与当地降水和地表水体有着直接水力联系的浅层地下水中参与水循环且可更新的动态水量。
水生态环境 water eco-environment
影响人类社会生存和开展的、以〔陆地〕水为核心的各种天然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所形成的有机统一体,包括地表水、地下水,以及毗邻的土地、森林、草原、野生动物、自然古迹、人文遗迹、城乡聚落、人工设施等。
水景观 water landscape
可以引起人们视觉感受的水域〔水体〕及其相关联的岸地、岛屿、植被、建筑等所形成的景象。
水利风景区 water park
以水域〔水体〕或水利工程为依托,具有一定规模和质量的风景资源与环境条件,可以开展观光、娱乐、休闲、度假或科学、文化、教育活动的区域。
城市水系 urban water system
城市建成区围河流、湖库、湿地及其他水体所构成脉络相通的水域系统。
2
-
-
. z
可修编
根本条件
根本条件是申报水生态文明城市必备条件,应全部满足以下要求:
——城市防洪、防潮工程设施应满足GB 50201中根据城市等级确定的防洪标准;
——全面落实"省用水总量控制管理方法",实行区域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管理;
——地下水采补平衡;
——供水保证率≥95%,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城市建成区地表水、地下水水质到达相应功能水体质量要求,城市建成区河道出境断面出境水质到达国家或省考核目标;
——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91%;
——城市建成区至少有一处省级以上水利风景区;
——近三年城市建成区未发生重大、特大洪涝灾害、水环境污染和水生态破坏事故,无重大违反水相关法律法规的案件;
——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2%,或人均占有公共绿地面积到达16平方米以上。
评价容
水资源体系评价
总则
城市水资源体系主要考察水资源支撑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开展的能力,从城市水源情况和用水效率两方面进展评价。
水源情况
城市的水源情况评价指标包括水源保障程度、非常规水源的利用程度和水源地保护情况。
水源保障程度:城市供水要有水资源中长期供求方案和配置方案,制定年度取水方案,对城市地表水、地下水和客水进展统一调配,有备用水源地。
非常规水源利用情况:城市对雨洪水、海水〔折合淡水〕、再生水等非常规水源的利用程度,以非常规水源供水量占城市总供水量的比例表示。
水
山东水生态文明城市评价标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