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临床实
也许每个学医的孩子多少都想过要接触临床,有出于一种莫名的好奇,也有对医生这个神圣的职业的向往。还记得在没上大学的时候,曾幻想过,自己能有某种天赋,提前结束自己的学业,五年的大学时光总感号,好像记得昨天晚上12点睡的,又失眠了,好像2点左右才睡着,6点就起了。还是像前几天那样,和韩哥接患者,做心电、量血压。记得从晚上6点多开始睡觉一直睡到早晨9点,中间只记得接了个我妈和我弟弟的电话,只记得告诉他们我特困,然后就又睡了。
1月7号,今天我们组休息。
1月8号,看着那一摞摞课本,都想带回家,最后还是没忍住带了确实挺多,这一路累死我了。但是回到家,也没怎么看,手还冻了。从到家的那天起就感冒了,一直到我回来才好。我发现自己都有点不适应家里的生活了(哎,忘本了)。
1月9号--1月27号
至从上大学以后,这是我过的最轻松的一个假期。
1月28号,哈尔滨还是那么冷,但没有以前那么冷了。
1月30号--2月3号,原来我们组就三个实习的(两个进修的、一个我),今天(确切的说昨天她就来了)来了一个我们学校的二表B的大三的女生。老师每天晚上都会告诉我俩回去看明天要讲的内容。那短时间我觉得最充实的时候就是早晨查房,主任或主治医师就会给我们几个讲一些知识,比如这个病怎么诊断、如何鉴别诊断,怎么用药、要注意什么。我还记得30号那天早晨,我坐在金老师(主任医师)旁边,老师告诉我肺栓塞如何治(先低分子肝素联合华法林应用,再单用华法林,-),虽然我不知道老师在说什么以及它的重要性,但我记下来了。好在后来又来了个肺栓塞的患者。
那时候患者也不是那么多,每天中午吃完饭后,韩哥,就会拿张纸,给我讲点东西。一个问题能从生理、病理,谈到诊断,最后落在西内上。也是那时候我开始对韩哥表示极大的佩服。
好几次金老师都告诉韩哥,不能光让我看,得让我动手,不然什么时候能学会。所以就这样我算是半接了一个患者(冠心病 不稳型心绞痛 ,心功不全 ,痛风 ,肾功不全),患者来得时候我去问的病史,去了还几次,病例韩哥也给我改了好几次,之后我就没做过什么了。就这样,在连药都没认全,更别提知道为什么用这个药了,情况下半接了个患者。那天晚上回来的时候打算把痛风、肾功不全看看,还有一些药的药理。后来好像只看了,痛风和几个药的药理。因为我发现,要想把肾功整明白我需要从组培看起了。但到现在我还不明白什么是肾功不全。
周末休息时复习的内容:
糖尿病--西内
抗心律失常药--药理
2月6号--2月10号,每天早晨第一件事就是拿着血压计,把韩哥所有的患者都测过来。最初只量血压,测完就走。慢慢的不在单纯的给患者测血压,遇到高血压的患者,会问问,血压高了多少年了?最高时达多少?用过什么药?血压控制的怎么样?有时候还会问问患者因为什么不舒服住的院?有没有糖尿病?……有时候也会在患者面前“炫耀一下”,碰巧昨天晚上看过的知识。
和患者接触的多了,就渐渐地发现其实患者挺依赖大夫的,特别希望大夫能经常去看看自己,了解自己的病情,愿意听大夫给他讲他的病怎么来的,要注意什么。有一个病房里的住着四个女患者(我发现我特别受中老年女患者的欢迎,后来一再证明此),每次早晨我去测血压的时候,都会陪她们待上20分钟左右,后来她们给我开玩笑说要给我介绍对象。其中一个阿姨就住在我们学校附近,还经常到我们学校晨练,她对我说,小贺,把电话告诉姨,以后姨再犯病了还找你。
为了验证自己,这段时间“默默”(很少主动问,基本上都是回去偷摸的看书)的努力的成果,我向綦老师要求下周一我想接患者,綦老师同意了,说让我试接一个。为了迎接我的第一个患者,对照化验单把诊断看了一遍。好像还记得,前一天还因为第二天要接患者,失眠了(哎,就这出息)。
周末休息时复习的内容:
心功不全--病理生理学
糖代谢 脂代谢(消化吸收部分)--生化
血常规 血脂 甲功五项 肝功、肾功、离子、心肌酶、肌钙蛋白--诊断
2月13号--2月17号,每周一我们金老师都会出门诊,因此周一是我们最忙的一天,但这一天也是医大二院历史上最忙的一天,门诊接待量7100人。我们组(有6个人医生)来了18个新患者,这一周我接了3个患者(周一接了2个,周二1个)。其中有一个患者给我的印象最深:
中老年女患,来时血压220/120,头晕,心慌
诊断:高血压病3级 高危组
治疗:5%G·S 250ml 拜新同 30mg qdpo
硝普钠 蒙诺 10mg qdpo
医学临床实习日记(实习日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