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绘本教案和教学反思:棒棒天使
一、活动目的:
1、通过阅读理解反义词:胖瘦、高矮、上下、多少、长短等,感知相反的概念。
2、通过自主探究,体验故事幽默的语言风格,乐意大胆讲述绘本故事。
二、活动准备:
1、小班绘本教案和教学反思:棒棒天使
一、活动目的:
1、通过阅读理解反义词:胖瘦、高矮、上下、多少、长短等,感知相反的概念。
2、通过自主探究,体验故事幽默的语言风格,乐意大胆讲述绘本故事。
二、活动准备:
1、大绘本《棒棒天使》一本。
2、选择绘本第7~8页、第10~13页、第18—19页制作成PPT。
3、自制小绘本(和PPT画面内容一样)的背景图,棒棒天使和胖胖天使图片 每人三套。
4、实物投影仪一台。
5、小绘本《棒棒天使》假设干,放于图书阅览区。
三、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寻找角色形象上的相反特点
1、观察PPT1(绘本第7页),比较棒棒天使和胖胖天使的外形特征,引出主题。
师:今天,,这两位天使长得怎么样?有什么不同?
(小结):这位天使长得瘦瘦的、高高的,像小棒一样,叫棒棒天使;她的好朋友长得胖胖的、矮矮的,像小球~样,叫胖胖天使。我们一起来向他们问好.
2、用肢体动作表现相反特征。
师:这对好朋友可真奇怪,长的样子正好相反。我们一起来模拟一下他们的样子,好吗?
小结:棒棒天使瘦,胖胖天使胖;棒棒天使高,胖胖天使矮。
(析:小班幼儿尚处于直觉行动思维阶段,他们的语言有赖于动作、形体的支持。根据这一特点,我创设了故事情景并引导幼儿在做动作的过程中学习语言,理解相反的含义,并初步感受画面形象的幽默感。)
二、随机设疑--寻找故事情节中的相反现象
1、缓慢连播PPT2(绘本第8、10、11、12、13、18、19页),重复两遍,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大胆猜测其中蕴含的相反的事情。
师:棒棒天使和胖胖天使天天在一起玩,、说一说。(幼儿自由交谈,老师巡回指导。)
师:棒棒天使和胖胖天使在哪里?在干什么?
师:棒棒天使和胖胖天使的周围有什么东西?一样多吗?
师:大象和小乌龟一样大吗?
师:他们手里拿的是什么东西?一样吗?
(析:老师利用简短的提问引发幼儿关注整个画面,启发幼儿积极考虑,引导幼儿在观察比较中大胆讲述,,和他们进展个别交流。)
2、观看PPT(将PPT2中呈现过的所有画面放在同一个PPT页面上),引导幼儿讲述自己的发现。
师:你发现了这其中哪些相反的事?请告诉大家。
师:谁能把这句话说得完好些?句子中要用上意义相反的词。
师:我们一起来做做这个意义相反的动作。
(析:幼儿在直观画面的暗示下讲述自己的发现,老师那么适时提醒幼儿用完好的句子讲述,并跟进提问,以帮助幼儿切合主题、准确讲述内容。老师在回应幼儿时有意识地运用故事原句,并用肢体动作帮助幼儿加深理解,同时鼓励幼儿和老师一起讲一讲、做一做。这一切相关策略的运用都建立在对小班幼儿语言开展特点把握
小班绘本教案与教学反思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