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迷失在翻译中.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迷失在翻译中.doc迷失在翻译中摘要:本文试图以对电影《迷失东京》的解析,通过语言环境、社会风俗等细节中剖析日美文化的差异, 从跨文化角度深入分析探讨该影片中体现的东西方文化冲突。关键词:迷失; 日美文化差异; 高语境; 低语境; 文化冲突; 孤独拍摄背景与电影主旨: 电影作为一种时空艺术, 在过去的百年里, 人们用它创造出不同的价值, 也引导着不同的价值取向和社会文化的形成。某种程度上, 电影产业可谓是复杂的现实世界的另一个缩影。 2003 年美国女导演索非亚? 科波拉以 400 万美元的低成本, 仅以 27天的时间在世界上人口最密集的东方都市东京拍摄了一部具有时代意义的影片, 获得当年包括奥斯卡、金球奖在内的全球多项影评人奖和提名的《迷失东京》,在好莱坞主流商业电影当道之际换得不错的口碑,被誉为“有诗意而具深度的独立电影”。《迷失东京》主要讲述一位美国的过气明星鲍勃前往日本东京拍摄广告, 在整个过程中他似乎与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此时他遇见了一个美国女孩――同样也是被当地语言和文化隔离在外的外乡人, 产生了特别的情愫。表面上这是旨在反映孤独的电影, 但值得注意的是这部电影将故事放置在美国文化与日本文化的交错中, 导演把一个个人主义文化中的人带到了集体主义文化中来, 透过细节, 展现了东西方人因文化不同而在交流上生产的各类分歧。影片的拍摄过程及手法更具日本风格, 鲜有好莱坞特色, 使影片弥漫着一股自然的幽默感,恰倒好处地展现了“美国人在东京”的差异性情境所造成的文化冲突, 同影片所要表达的主题――对人类自身存在的置疑, 这种困境因处于异乡而得以激化――丝丝入扣。下面, 我通过二个方面来谈谈电影中的文化冲突: 一、从文化语境的沟通中体现出的美日文化冲突文化交际包括跨国家、跨民族、跨种族和跨区域交际。语言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它反映一个民族的文化价值观,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 也是跨文化交际的主要障碍之一,文化的影响反映在语言行为的很多方面, 了解文化必须要了解语言。美国文化人类学家 Edward T. Hall 在 l97 6 年出版的《超越文化》一书中提出文化具有语境性, 并将语境分为高语境与低语境。高语境事物具有预先编排信息的特色, 编排的信息处于接受者手里及背景中,仅有微小部分存于传递的讯息中。低语境事物恰好相反, 大部分信息必须处在传递的讯息中, 以便补充语境中丢失的部分。日本属于典型的高语境较低的一方”,属于低语境国家“。而《迷失东京》是一部表现人性孤独的电影, 特别是美国低语境文化遇到日本人高语境文化,发生了一系列妙趣横生又让人无奈的事情。在《迷失东京》的前十分钟里, 我们看到了五光十色的东京, 看到了人气不佳的好莱坞明星, 看到了一个郁郁寡欢的妻子。最关键的, 我们还看到了这个好莱坞明星在拍广告时被蹩脚的翻译所折磨。在鲍勃进行第一次广告拍摄时, 广告导演对着不懂日语的他哇啦哇啦说了一大堆话, 并亲呢的凑到他跟前跟他一挤眼。翻译则把长长的一段话只翻译了一句短短的英语: 导演让你转过头看镜头。他怀疑翻译偷懒省略了导演的话, 问了句“从左边还是右边”,短短的英文被翻译成长长的日语,如此往复地交流了几个回合, 最终, 哈里斯无言地开始工作。语言的缩水与掺水让影片极富戏剧性, 充满趣味, 影片的这一段不止表现语言本身的问题, 而是观念的问题

迷失在翻译中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sftnqws018
  • 文件大小51 KB
  • 时间2016-08-28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