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玄机爱过的男子.doc鱼玄机爱过的男子鱼才女原名鱼幼微, 字蕙兰, 唐武宗会昌四年( 公元 844 年) 生于长安( 今西安市) 城郊。鱼父饱读诗书, 却一生功名未成, 只好把满腔心血都倾注到独生女儿身上,对她刻意调教。鱼幼微天性聪慧, 才思敏捷, 好读书, 喜诗文,5 岁时便能背诵数百首著名诗章, 7 岁开始学习作诗,十一二岁时,她的诗作就已在长安文人中传诵开来, 被人誉为“诗童”, 又称“鱼才女”。不幸的是, 鱼幼微于唐懿宗咸通时嫁给补缺李亿为妾, 因为李妻妒忌, 不能相容, 咸通七年(公元 866 年) ,进长安咸宜观出家为女道士,更名为鱼玄机。她尤工诗歌, 与李冶、薛涛、刘采春并称唐代四大女诗人。鱼玄机生平不见正史,传记资料散见于《唐才子传》《北梦琐言》等书。其诗作见于《全唐诗》,现存有五十首。综观鱼玄机的诗章,你不免会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情窦初开的才女鱼幼微竟然爱上了“温大叔”,用如今的流行话来说,就是鱼才女成了“大叔控”。这个有如此魅力的温大叔究竟是何人?还得从唐末大诗人温庭筠说起。温庭筠,字飞卿,唐末大诗人,年轻时就才名远扬,他是个应试科考的天才。晚唐考试律赋, 八韵一篇。他叉手一吟便成一韵, 八叉八韵即告完稿,人送外号“温八叉”或“温八韵”。如此罕见的才子,可惜天性狂傲, 得罪了权贵, 又在宫廷斗争中站错了队伍, 这就注定他一生仕途不顺, 命运多舛。他的悲催还表现在另一个方面, 因他相貌奇丑, 时人又送给他一个“温钟馗”的外号。在“以貌取士”的唐朝, 貌丑也很影响仕途, 这也是很悲催的事情。然而,这个“温钟馗”,虽然貌丑,却心地善良, 关心后辈。年少鱼幼微的才华,引起了温庭筠的关注。在暮春的一个午后,温庭筠专程到平康里附近一所破旧的小院里来寻访鱼幼微。平康里位于长安的东南角,是当时娼妓云集之地,因斯时鱼父已去世, 鱼家母女只能住在这里, 靠给附近青楼娼家做些针线和浆洗的活儿来维持生活。在破旧的鱼家院落中, 温庭筠见到了女诗童鱼幼微, 虽然她才 13 岁,却生得活泼灵秀,纤眉大眼,肌肤白嫩,活脱脱一副美人坯子。温庭筠不由得对鱼幼微陡生怜爱之情。温庭筠说明来意, 并请鱼幼微即兴赋诗一首, 想试探一下她的才情。小幼微显得十分淡定大方, 她请客人入座后, 站在一旁, 静待这位久闻大名的大诗人出题。温庭筠想起来时正遇柳絮飞舞,于是写下了“江边柳”三字。鱼幼微略作思索,便在花笺上写下一首诗:“翠色连荒岸,烟姿入远楼; 影铺春水面,花落钓人头。根老藏鱼窟,枝底系客舟; 萧萧风雨夜, 惊梦复添愁。”温庭筠反复吟诵,觉得无论遣词用韵,还是意境诗情,都属难得一见的上乘之作。这样的诗瞬间出自一个小姑娘之手, 不能不让这位大诗人叹服。从此, 温庭筠经常出入鱼家, 为鱼幼微指点诗作, 成了不仅不收学费,反而不时帮衬她家的老师。他与鱼幼微的关系,既像师生, 又像父女与朋友。由于有温庭筠的照顾,鱼家母女再也不用担心衣食无着了,鱼幼微可以无忧无虑地跟着温庭筠写诗填词。温庭筠的关爱, 让她尝到了家庭的温暖和父爱。自父亲去世后, 母女俩每日不但要为衣食奔波, 还要应对那些假才子真流氓的挑衅, 没有一刻的快乐, 现在终于有人可以依靠和仰仗了。这段时光,鱼幼微过得平静安乐。温庭筠也是快乐的,和鱼幼微在一起诗词答和,他仿佛也变得年轻了, 他们就这样在一起度过了 3 年快乐的时光。后来, 年近六旬的温
鱼玄机爱过的男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