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案例教学分析范文.docx数学分析习题课是数学分析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 如何上
好数学分析习题课是教师在教学中常遇到的一个问题。下面是整
理的一些关于小学数学案例教学分析,供您参阅。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米之间。
指名读。
问:要知道 048 米 003 米 008 米有多长,得先知道什么生:
001
米有多长
借助米尺,小组合作探究,小组上台展示。
课件演示:把一米平均分成
100 份,每份是
1 厘米,也是米,
还可以用小数 001 表示。也就是说板书: 1 厘米 =1100 米=001 米
通过这个活动我们知道了,课件出示齐读:把
1 米平均分成
100
份,每份是米,也就是 001 米。
说一说 003 米、 008 米、 048 米是多长
生说师板书
5
引导学生观察,发现什么
师总结:我们看,像这样百分之几的分数,可以用两位小数
表示。
3、练习:用分数和小数表示阴影部分。自主联系
68页第 3
题 3、4个
小结: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练习巩固
1、小猫捉鱼,把相等的分数和小数联起来。
1/104/107/1008/101/100
2、涂一涂,用阴影把分数表示出来。
06019006
3、填空,你能用小数表示吗
3分米=米 9 角=元
19 厘米 =米 7 分=元
6 厘米 =分米 6 分=角
四、总结
6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今后我们会更深入学习小数的有关知识。
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使学生在已经认识了米、分米、厘米及毫米的基础上学习长度单位“千米”,知道千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初步建立 1 千米长度的观念,知道 1 千米 =1000 米。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掌握测量 1 千米的方法。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和合理推理的能力以及实际测量和估测能力。
渗透数学知识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使学生认识 1 千米的长度,掌握 1 千米和 1 米的关系。
教学难点
让学生亲自体会生活中测量 1 千米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7
1. 师问:我们都学过什么长度单位你们能用手比一比
1 毫
米有多长吗 1 厘米、 1 米呢如果测量铅笔的长度,用什么单位
比较合适测量教室的长度呢
小组交流,整理资料课初,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一下课外测量的情况
各小组汇报课外测量情况:
1 测量一下路边两根路灯间的距离为多少米多远为 1000 米
2 测量一下学校运动场的跑道一圈是多少米跑几圈是
1000 米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出示图片“认识千米”。
师问:请同学们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你想说什么发表自己
的看法。
教师小结:通过画面我们看到了路旁的里程碑上标有
50 千米 m、100 千米 m的字样,同时板书“千米”。
设疑:计算比较长的路程,为什么通常用“千米”作单
位
8
你们想了解有关千米的什么知识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长度
单位“千米”。
三、自主探索,研究问题:
各小组汇报课外实际测量情况。学生汇报时,教师及时给予评价,并把有关数量板书。
2. 教师说明:路边两根路灯杆间的距离是 50 米,二十一
根路灯杆的距离长 1000 米;
运动场跑道的一圈通常是 400 米结合本校实际跑两圈半是
1000 米。
那么, 1000 米用较大的单位表示就是 1 千米。
师问:你们知道 1 千米和 1 米之间的关系吗板书 ;1 千米 =1000
米
3. 估想。
1 师问: 1 米有多长 50 米有多长 100
小学数学案例教学分析范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