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医院等级评审标准三类指标.docx浙江省医院等级评审标准三类指标
浙江省医院等级评审标准三类指标
1 / 721
浙江省医院等级评审标准三类指标
浙江省医院等级评审标准——三类指标
目录
一、医院服务管理
(一)展开预约诊断服务
(二)优化门诊流级评审标准三类指标
浙江省医院等级评审标准三类指标
4 / 724
浙江省医院等级评审标准三类指标
编号 评审内容
优化门诊布局构造,完美门诊管理制度,落实便民措施,减少就医等候,改良患者就医体验。
公然出诊信息,保障医务人员准时出诊。供应咨询服务,帮助患者有效就诊。
检查重点
门诊流程合理、有序、连接、便利;
有门诊管理制度并落实;
有各样便民措施;
有缩短患者等候时间的措施;
门诊重点部位有服务人员或成立流动服务岗位,保障门诊诊断的连接性;
有“一卡通”信息支持系统,减少就医环节,推行诊室直接挂号、缴费或自助挂号、缴费等服务。
有多种形式的方便患者获取的医疗公然信息;
医务人员准时出诊,特别状况没法出诊应有代替方案并及时见告患者;
有咨询服务,帮助患者有效就诊;
医务人员达成本岗位诊断工作后能主动指导患者进入下一环节;
有按期出诊状况剖析报告和连续改良措施。
浙江省医院等级评审标准三类指标
浙江省医院等级评审标准三类指标
69 / 6969
浙江省医院等级评审标准三类指标
依据门诊就诊患者流量分配医疗资源,做好门诊和辅助科室之间协分配合。
有门诊流量及时监测手段;
有可行的分配医疗资源方案;
有门诊与医技科室协调体制;
门诊满足患者需要,无因医院原由出现退号现象;
一般医技检查能满足门诊需要,当天达成检查和报告。
浙江省医院等级评审标准三类指标
浙江省医院等级评审标准三类指标
6 / 726
浙江省医院等级评审标准三类指标
(三)增强急诊绿色通道管理,及时救治急危重症患者
编号
评审内容
检查重点
合理配置急诊人力资源,配
(1)
有吻合《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的急诊人力资源配置;
备经过专业培训、胜任急诊
(2)
有急诊专业人员专业培训与准入有关制度并落实;
工作的医务人员,标准化配
(3)
有依据指南要求标准配置急救设备和药品,合理摆放,有序管理,设备完满率
100%;
置急救设备和药品。
(4)
急诊推行24小时开放;
(5)
有大规模紧急营救人力分配有关方案;
(6)
经过专业培训的固定的急诊医护人员占
75%以上;
(7)
有妇产科、儿科、眼科、耳鼻喉科等医师肩负本专业急诊工作。
落实首诊负责制,与120
(1)
有首诊负责制度,医务人员能熟知并执行;
成立联动协调制度,与挂钩
(2)
有急诊与120急救中心联动协调体制;
合作的基层医疗机构成立
(3)
有急诊与挂钩合作基层医疗机构成立的急诊转接服务体制;
急诊、急救转接服务制度。
(4)
转送急危重症患者均有完美的病情与资料交接,保障患者获取连接急救;
(5)
有完好的登记资料,能够对患者的根源、去处以及急救全过程进行追忆,展开质量评论;
(6)
有急诊信息网络支持系统,实现急诊与院前急救、急诊与院内各有关科室、急诊与卫生行政部门的
对接,急诊能够预先获取转诊患者信息,提高急救效率。
增强急诊检诊、分诊,及时
(1)
有急诊检诊、分诊制度并落实;
救治急危重症患者,有效分
(2)
有明确的医疗区和支持区;
流非急危重症患者。
(3)
有效分流非急危重症,急危重症即时进入急救室救治;
实行急诊分区救治、成立住
(1)
有分区救治,成立创伤、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等重点病种的急救绿色通道;
院和手术的“绿色通道”,
(2)
有急诊及时获取影像、查验、心功能等支持的体制;
成立创伤、急性心肌梗死、
(3)
有急诊与住院、手术室的快捷“绿色通道”,保障获取连接诊断;
脑卒中等重点病种的急诊
(4)
有紧迫急救的危重患者先救治后结算的体制;
服务流程与规范,需紧迫抢
(5)
有急诊手术室、急诊重症监护室;
救的危重患者可先就诊后
付费,保障患者获取连接医
疗服务。
展开急救技术操作规程
(1)
有展开急救技术操作规程全员培训核查有关制度;
的全员培训,推行合格上岗
(2)
有各级各种人员急救技术准入有关制度并落实;
浙江省医院等级评审标准三类指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