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上册复习提纲
(2020—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
班级 姓名 座号
一、知识构造腔肠动物:珊瑚
软体动物:河蚌
环节动物:蚯蚓
节肢动物:蜘蛛
)昆虫是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超过100万种,也是无脊椎动物中惟一会飞的动物,因此是分布最广泛的动物。(精品文档请下载)
(2)昆虫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一般有3对足,2对翅,都生在胸部。
(3)蜘蛛、蜈蚣、虾、蟹等都不是昆虫,:身体由很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精品文档请下载)
(4)昆虫的外骨骼是覆盖在昆虫身体外表的坚韧的外壳,有保护和支持内部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精品文档请下载)
(5)昆虫的外骨骼不会随身体生长,因此会发生蜕皮。
3、两栖动物:
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经变态发育成为成体,营水陆两栖生活,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
第二章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第一节动物的运动
(1)哺乳动物运动系统由骨骼和肌肉(或骨骼肌)组成
(2)骨胳肌构造:骨骼肌包括中间较粗的肌腹和两端较细呈乳白色的肌腱,
骨胳肌特性:骨骼肌受神经刺激后有收缩的特性,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推开骨,所以和骨相连的肌肉至少有两组互相配合活动的。(精品文档请下载)
(3)运动的产生过程:骨本身是不能运动的,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会牵动骨头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精品文档请下载)
(4)运动系统在神经系统控制和调节,和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的配合下共同完成运动.
(5)关节的构造图:如右图 (09中考)
(6)骨、关节、骨骼肌的协作
屈肘: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伸肘: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
(双手自然下垂同时处于舒张状态,双手有重物
同时处于收缩状态)
第二节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1、动物的行为分类:
按行为表现不同可分为:取食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迁徙行为等;
按获得途径不同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2、区分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如蜘蛛织网、蜜蜂采蜜、母鸡孵蛋、小鸟喂鱼、幼袋鼠吃奶、鸟的迁徙。(精品文档请下载)
(2)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根底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历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称学习行为。如鹦鹉学舌,小狗算数,猴做把戏表演、蚯蚓走迷宫、大山雀喝牛奶.(精品文档请下载)
3、动物学习行为意义:动物越高等,学习才能越强,适应环境才能也就越强,对生存也就越有意义。
第三节 动物的社会行为.(P37)
社会行为:营群体生活的动物,群体内部不同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的生活,从而具有的行为。如白蚁群体、狒狒群体(精品文档请下载)
社会行为特征:①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②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 ③有的还形成等级
通讯:一个群体中的动物个体向其他个体发出某种信息,承受信息的个体产生某种行为反响的现象。分工合作需随时交流信息,交流方式有动作、声音、和气味等。(09中考)(精品文档请下载)
蜜蜂跳舞—动作 黑长尾猴—声音 蚂蚁—气味 蝶蛾类昆虫-性外激素(气味)
第三章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第一节 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
1、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08、09中考)
①维持自然界中生态平衡 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③帮助植物传粉、播种
2、生态平衡: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状态的现象.
3、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互相依赖、,都会影响整个生态系统。正是由于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存在,使各种生物和环境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精品文档请下载)
4、生物防治就是利用生物来防治病虫害。如用瓢虫杀灭、控制棉蚜数量。主要方法有:以虫治虫、以鸟治虫、以菌治虫(精品文档请下载)
第二节动物和人类生活的关系
1、动物可供人类食用、药用、欣赏用等,和生物反响器和仿生关系亲密.
2、生物反响器:利用生物做“消费车间”,消费人类所需的某些物质,这个生物或生物的某个器官即生物反响器。目前最理想的生物反响器是“乳房生物反响器”。 它可节省费用,简化程序和减少污染(精品文档请下载)
3、仿生:模拟生物的某些构造和功能来创造创造各种仪器设备的方法
.
细菌和真菌(第四章和第五章)
第四章分布广泛的细菌和真菌
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1、菌落: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 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称为菌落。
2、列表
八年级生物上册复习提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