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内容:
文讲的是在发生大地震以后,父亲抱着一个坚决的信念,不顾别人的劝阻,历尽艰辛,最后终于在废墟中救出了儿子的事,赞扬了这对父子以坚决的信念支撑自己、战胜困难、获取幸福、执着追求的精神.(1课时)
二、教学要求:
一、教学内容:
文讲的是在发生大地震以后,父亲抱着一个坚决的信念,不顾别人的劝阻,历尽艰辛,最后终于在废墟中救出了儿子的事,赞扬了这对父子以坚决的信念支撑自己、战胜困难、获取幸福、执着追求的精神.(1课时)
二、教学要求:
1、自学生字、新词。
2、通过课文的描绘,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和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
三、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对父亲言行的描写,体会其爱子之情。
2、通过对儿子言行描写,感受孩子的”了不起"。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
五、学生学习方法: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讨论交流.
六、使用媒体:搜集有关1989年美国洛杉矶大地震的资料;准备朗读磁带和写有课文重点词句的投影片。
七、教学程序:
一、自读课文,考虑.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课文结尾为什么说这对父子了不起?(老师建议学生边默读课文,边在书上圈点标画.)
二、合作交流,讨论。
可以是四人小组进展讨论,有感情朗读的,有谈感受的,有做记录的;也可以学生自由组合。提醒学生人人参和,互相启发,共同进步。
三、小组汇报,讨论.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在1989年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年轻的父亲坚持38个小时,终于在一片废墟中救出了自己年仅7岁的儿子和13个同学,谱写了一首父爱的歌颂。
2、为什么文章的结尾说这对父子了不起?谈谈自己的看法。
体会父亲的”了不起":
(1)其他的孩子的父母”哭喊过后,便绝望地分开了。”而这位父亲一直在挖掘;有些人劝阻他时,"这位父亲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问道:’谁愿意帮助我?'没人给他肯定的答复,他便埋头接着挖。"(为了儿子,决不丧失信心;实现对儿子的承诺。)
(2)课文第12、13自然段"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了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挖到第38
地震中的父与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